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

ID:59735270

大小:105.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20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_第1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_第2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_第3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_第4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素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溶液简介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

2、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按聚集态不同分类: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溶液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如果两种液体互

3、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组成成份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其中,水(H2O)是最常用溶液配制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

4、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溶液性质1

5、.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液溶液分类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

6、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规则溶液:1929年J.H.Hildebrand提出了规则溶液(RegularSolution)模型,并对规则溶液定义为:形成(混合)热不为零,而混合熵为理想溶液的混合熵,即△H^M≠0△S^M=△S理想混合=-R∑xilnxi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它的形成除混合熵不等于零外,其他特性和理想溶液一致。由规则溶液推导出的热力学规律,广泛应用于非电解质溶液,尤其对许多合金溶液的应用,更为合适

7、。因此,对于冶金和金属材料科学来说,规则溶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溶液浓度计算定义一种可溶物质溶于一种溶剂后,在该溶剂的分布密度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称为溶液百分比浓度(溶液质量分数)常用C%来表示(也可表示为w)意义是溶液浓稀程度的标准公式溶液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液用途溶液的用途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

8、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许多肥料,像人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