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

ID:59720997

大小:1.71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11-20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_第1页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_第2页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_第3页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_第4页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说课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影像FTP方法16例肺AVM患者接受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其中5例同时辅以经导管可脱式球囊栓塞术或国产自制双伞形血管封堵器置入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家族史,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其影像学表现等作了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1)个月,根据其胸部CTA检查结果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疗效,并对其术前和术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首次经导管封堵治疗技术成功率75%(12/16),再次经导管封堵治疗技术成功率100%。16

2、例患者术前SaO2平均值为(76±5)%,PaO2平均值为(46±3)mmHg;术后SaO2平均值上升为(94±5)%,PaO2平均值上升为(62±3)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无症状复发,胸部CTA检查未发现明显血管再通。结论采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术,或同时辅以经导管可脱式球囊栓塞术或国产自制双伞形血管封堵器置入术等治疗肺AVM,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概述首例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PAVM)于1897年

3、报道.病变特点:肺动脉与肺静脉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交通,导致右向左分流,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由受累血管的数量及大小决定。33%~50%为多发PAVM,8%~20%为双侧病变。PAVM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约占70%,又称为先天性Rendu-Osler-Weber病(ROWD)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获得性PAVM发生率低,可伴发于创伤、肺部手术后、慢性炎症性肺疾患、肺吸虫和肺转移癌.PAVM由于右向左分流而引起SaO2和PaO2降低。

4、胸部或背部听诊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AVM的金标准,CT和MRI也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经导管封堵治疗PAVM适应证广、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可重复治疗,目前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方法PA-DSA检查;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术;经导管可脱式球囊栓塞术;经导管国产自制双伞形封堵器置入术;随访观察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术:用于PAVM的栓塞弹簧圈尺寸一般大于供血动脉直径3~4mm,在准确定位后置入直径3~10mm栓塞弹簧圈.经导管可脱式球囊栓塞术:可脱离球囊的直径通常应大于供血动脉直径3~5mm。经导管国产自制双伞形封堵器置入术对供血

5、动脉和PAVM囊腔直径较大、引流静脉也粗大的病变,为避免栓塞弹簧圈脱离、移位造成重要器官脏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采用国产自制双伞形封堵器(永通公司,中国沈阳)置入治疗。随访观察平均随访(19.3±2.1)个月(3~36个月)。主要依据其术前和术后胸部CTA所见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评估疗效。讨论适应证:对于瘤囊直径超过2cm、供血动脉直径超过3mm的PAVM病例,为避免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均应进行栓塞治疗。常用方法:传统的弹簧圈栓塞术、可脱离球囊、Amplatzer血管封堵器和其他一些封堵器栓塞术以及改良的Galen人工静

6、脉技术。栓塞材料的选择材料使用条件及相关事项金属弹簧圈瘤颈长于3cm且供血血管直径于瘤囊近端逐渐变细的PAVM病例。直径应大于供血血管直径1~2mm,并尽量在供血血管内形成致密封堵。可脱离球囊供血动脉选择性插管比较困难的PAVM病例。球囊早期或中晚期回缩的发生率可达7%,从而可能导致栓塞血管再通及异位栓塞。Amplatzer血管封堵器供血血管直径大的PAVM。进口,国内少,价格昂贵。双伞形血管封堵器供血血管直径大的PAVM。国人发明,价格公道。并发症,少见严重异位栓塞常见自限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胸痛,9%~31%罕见血管迷

7、走神经反射,术中血压和心率下降;冠脉气栓封堵装置释放时导入气体栓子,心电示ST段下移及心律不齐。再灌注发生机制:已栓塞血管的再通、原微小供血动脉生长增粗、肺动脉、支气管动脉或其他体循环动脉在栓塞部位远端形成侧支循环;再发机制:原微小病灶的供血动脉由于其他病灶栓塞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而生长增粗,PAVM病灶增大。术中注意事项:①无论用何种栓塞材料,均应在栓塞血管横截面形成彻底的致密栓子,防止栓塞血管再通;②及时行术后造影,仔细观察栓塞彻底与否,以避免遗漏微小供血血管;③尽量栓塞供血动脉远端以减少侧支循环的发生率。通常栓塞后残余瘤颈

8、长度应小于1cm。结语:根据PAVM病变之不同而灵活地联合应用弹簧圈、可脱离球囊或国产自制双伞形封堵器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是安全、有效地介入治疗技术,可改善其右向左分流症状,避免或减少PAVM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文献复习发生机制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是指肺血管的发育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