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

ID:59720151

大小:141.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11-20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_第1页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_第2页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_第3页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_第4页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病性辨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病性辨证概述概念:病性辨证,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病人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综合,从而确定疾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辩证方法。意义:可以明确疾病当前的本质(任何病、证的诊断,一是定位诊断,二是定性诊断)。内容:纲领证候:虚证、实证、寒证、热证……具体证候:风淫证、阴虚证、气虚证、痰证、怒证……值得提及的是:病性,又称病机,或病因。(讨论)10/5/20212中医诊断学科第一节辨六淫证候风淫六淫寒淫暑淫湿淫燥淫火淫10/5/20213中医诊断学科一、风淫证(一)外风证概念:感受外界风邪(及风毒)所出现的符合“风”性特征的证候。临床表现:汗出恶风

2、、脉浮(太阳中风);皮肤瘙痒、丘疹(风毒袭表);口眼歪斜,麻木不仁(风中经络);肢体抽搐,关节游走作痛(风痹)常见证候:风邪袭表证、风客肌肤证……辨证依据:起病急、变化快……10/5/20214中医诊断学科(二)内风证概念:指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类似风性动摇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动风”。病因:(1)热盛;(2)阳亢;(3)阴虚;(4)血虚。临床表现:眩晕、瘙痒、麻木、震颤、抽搐等。常见证候:(参见辨肝病证候)值得注意的是:内风与外风本质不同。10/5/20215中医诊断学科二、寒淫证概念: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甚、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

3、、脉弦紧为主要表现出的实寒症候。实寒亦有伤寒、中寒之别。临床表现:新起恶寒、头身疼痛、肢厥、无汗、苔白脉浮紧。脘腹冷痛、泄泻……等(参见教材)常见证候:风寒证、寒湿证、寒痰证、寒饮证、寒凝气滞证、寒凝血瘀证……辨证依据: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以寒冷症状为主。10/5/20216中医诊断学科附:伤寒与中寒的区别1、概念不同(参见教材P159,P160)2、病位不同前者病发肌表太阳,后者病发肺、胃、心、肝3、病机不同前者属卫阳闭郁,后者属阳气受损。4、临床表现不同(参见教材P159,P160)10/5/20217中医诊断学科第二节辨阴阳虚损证候阴阳虚

4、损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阴阳既是类证的纲领(八纲),又有具体的辨证内容(如阳气、阴气、心阴等)。阳证阴证既有太过(阴盛证、阳盛证),又有不足,常见的虚损证候有:10/5/20218中医诊断学科一、阳虚证概念: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养,推动、蒸腾、气化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⑴有阳虚失温的表现,如畏寒、喜暖等;⑵常兼气虚表现,如神疲、乏力等。辨证依据:病久体弱,畏寒喜暖、小便清长、口淡不渴舌淡等为主要表现。值得注意:阳虚证的表现是全身性的,然而以心、脾、胃、肾阳不足和胞宫虚寒证临床常见。10/5/20219中医诊断学科二、阴虚证概念:指体内阴

5、液亏少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的虚热证候。临床表现:⑴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潮热、盗汗⑵常兼津液亏虚的表现,如口燥咽干辨证依据:病久体弱,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值得注意:阴虚证可见于多个脏腑组织的病变,临床以肺、心、胃、脾、肝、肾阴虚证为常见。10/5/202110中医诊断学科三、亡阳证概念: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⑴以心(肾)阳气虚脱为主要表现,如突然冷汗淋漓等。⑵常兼气脱证,气息微弱等。辨证依据: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为主要

6、表现。10/5/202111中医诊断学科四、亡阴证概念:指体内阴液严重耗损而欲竭时所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⑴有阴竭阳盛的临床表现,如身灼烦渴等;⑵常兼有心、肝、肾三脏证候。辨证依据:以身热烦渴、唇焦面赤、脉数疾、汗出如油为主要表现。值得提及:亡阴证转化为亡阳证为疾病的一般规律,亡阳证转化为亡阴证,临床则无。10/5/202112中医诊断学科五、亡阴证与亡阳证证候鉴别鉴别亡阳与亡阴证的关键,在于分辨汗液的凉热、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寒温等。汗液寒热四肢面色气息口渴唇舌脉象亡阳证稀冷如水味淡身冷畏寒厥逆面色苍白微弱不渴或欲饮热唇舌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亡阴证黏热

7、如油味咸身热恶热温和面赤颧红息粗口渴饮冷唇舌干红细数、疾无力表现证名10/5/202113中医诊断学科气与血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病理情况下主要表现为量的不足和运行失常两大病机规律,即:第三节辨气血证候气虚类:气虚、气陷、气脱、气不固气血运行失常血虚类:血虚、血脱。气血亏虚气滞类:气滞、气逆、气闭等。血瘀(血热、血寒亦应归之)。互为因果错杂相兼10/5/202114中医诊断学科一、气虚类证(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一)气虚证概念: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

8、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动则汗出,舌淡脉弱等。辨证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