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

ID:59719456

大小:339.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0-11-2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_第1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_第2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_第3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_第4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演示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第一节教育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一个刚看电影的人可能会说,“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位政府公务员可能会说,“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一位家庭主妇可能会对邻居说。“你教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等等。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的过程一类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一类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二、从字义上概括教育(一)东方的理解甲骨文中的教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有三个深层的意义:

2、1、东方文化已认识到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但更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甚至支配作用的特点。2、“教”字左部的内涵表示东方教育重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外部的系统文化经典教育,含有“学而知之”的朴素唯物主义观。3、“教”字右边结构的内涵表示东方教育重视施教者的权威性、教育过程的严肃性。(二)西方的理解西方文字中的教育(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care(引出的意思)西方教育的特点:1、教育即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施教者只不过是学生思想的“助产”者、“引导者”。2、既然智慧的种子早在学生的心灵,教育是对学生内心智慧

3、的引导、导出,学生就是教育中的真正的主体。3、教育活动既然为学生对自己灵魂智慧的回忆,那教学的全部过程就不能缺少学生的自动参与(包括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等),教育就有自动性的特点。(三)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受教育者具有人的主体性,具有能动性、自觉性与社会性。2、教育的过程是育——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营造受教育者自动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生理与心理全面的发展。3、教育的结果是化——外在的人类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素质,表现为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提高。简言之:教育就

4、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三、从教育产生中抽象概括——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论神话起源论者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天生就被赋予仁义礼智等本性,但各人气质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并保全自己的本性,一旦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做众人的教师,以帮助众人恢复本性。神话起源论认为教育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到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不能正确提出和认识教育的起

5、源问题。(二)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利托尔诺(Charls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沛西·能(SirThomasPerey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

6、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

7、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三)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

8、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