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09220
大小:49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1-20
《爱莲说-优质公开课解析说课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优质公开课解析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作者简介“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文体知识检查预习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fánliánxièzhuóxiǎnyūyīy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2、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疏通文意的很通“繁”,多唯独、只我不译沾染洗涤美丽而不庄重生枝蔓长枝节清香更却亲近而不庄重耸立的样子立,树立翻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东晋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予谓菊,花之隐
3、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认为唉很少像不译应当、当然多品德高尚的人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翻译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整体感知作者写莲花,但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还写了哪些花?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
4、渊明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各体现了莲什么品质?合作探究——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品行高洁,令人敬重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菊和牡丹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菊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借助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3、作者写莲,为什么还要提到菊和牡丹?4、
5、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隐居避世者惋惜正衬牡丹贪图富贵、追逐名利者厌恶反衬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特立独行,永远保持自身的高洁和正直。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5、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对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的讽刺。6、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6、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本文采用托物言志,借赞美莲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的句子是: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反馈检测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正直、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美名远扬。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