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

ID:59670549

大小:85.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_第1页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_第2页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_第3页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我们的话题: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2、我们所指的空间是指由植物或是园林建筑形成的、人可进入休憩或活动的空间,人在其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控制感。空间特征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垂直面与顶面的特征突出。空间尺度以人体尺度为参照,人在空间中感觉空间具有可控制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安全感。3、研究方法:设定园建或植物高度为H,人处于空间中,人与空间边界的距离为W,根据H与W的比值关系,将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半围合空间,围合空间。4、开敞空间:1︰3≤H︰W≤1︰2H︰W约等于1︰3H︰W<1︰3H︰W远

2、小于1︰35、1︰3≤H︰W≤1︰2,空间对人的个体尺度而言十分开敞,外向性、离散性较强。H在5米以上,则空间内径约二三十米或更大。一般数目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大群人会选择这样的空间来进行集体活动,比如小型露天音乐会、集体春游等。此外一些场地需求较大的体育活动也可能在这样尺度的植物空间中进行,比如踢足球。6、H︰W约为1︰3时能产生最小程度的围合感,7、H︰W<1︰3,空间基本上失去围合感,外向开敞,人或其他物体在空间中称为被观察的对象,空间对其而言是范围控制而不具有心理庇护作用,在这样的空间中

3、小群人或单个人会产生局促感,不会做长时间停留,但是这类大的围合空间常被适用为集体体育运动场所。8、H︰W远小于1︰3的空间一般进行大型公共活动的团体才会用到,其通常会成为景观空间以及穿行空间。根据人的安全感与赏景需要,该类空间的边缘如林下或林缘常被选择为休憩地,人们可以面向开敞空间享受园林景色。与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不同,中国人不习惯于被欣赏与暴露自己,因此茵茵草坪在国外很多地方是进行阳光浴的好场所,在中国则主要成为欣赏对象。9、半围合式植物空间1︰2≤H︰W≤1︰1H︰W=1︰210、当1︰2≤H

4、︰W≤1︰1时,围合而成的空间较为宽敞,形成半围合式空间,11、H︰W=1︰2是空间具有内向性的临界值。值得重视的是,空间的围合感会随着植物的竖向层次丰富而增强,适当地采用复层景观设计有助于空间的领域感与安全感的增强。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通常很受欢迎利用率较高,尤其在南方草坪具有较强的耐践踏性,人们习惯于在草地上休息畅聊或者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活动周末或是节假日,人们习惯于结伴在公园中享受轻松假期,嬉戏玩乐或是听音乐看书聊天等等。中等大小的人群(7~8人以上至数十人不等)习惯于选择这样的围合空间来

5、进行活动,动作和视听联系更多,如进行坐谈、踢毽子等其它对抗性不强的活动。在这样的空间中,大于7、8人的群体难于齐心,除非同时集体参加某个活动,其成员往往“三心二意”,或是选择参与,或是选择靠边欣赏,自发形成更小的群体活动,随意性较强。12、围合式空间1︰1≤H︰W≤2︰113、当1︰1≤H︰W≤2︰1时,构成围合式空间,人在其中具有控制感,领域感较强。公园中,常被人们自发地选择为休憩场地或者进行一些动作幅度小的活动,能满足人们潜意识中寻求依靠与安全感的需求。如果植物空间中树冠相互交接,则形成顶面

6、封闭式空间。美国建筑师蒂尔(P.Thiel)对空间围合感受进行研究,通过真人试验,证明空间上水平界面被判断为空间围合感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当人们需要寻求一个安全感与领域感强的地方时,设计者应该已经为其提供了一个树冠能交相覆盖的植物空间,尤其是当人们希望安静地交流、休息的时候。小群人(2~7人)比较亲睐此类围合式植物空间,以进行休息、聊天、看书等动作量很小的活动,相互间视听联系强。如果植物空间的两三面郁闭度较高,则形成竖向封闭式空间,空间围合程度也比较高(图5)。根据蒂尔(P.Thiel)的研究,空

7、间顶面在空间围合感作用中被赋值30,左右前方三个界面被赋值20,虽然绿地中的植物不一定树冠相接,但如果其竖向郁闭度高,即左右前方三个界面郁闭度较大,则其空间围合感依然会比较强,甚至大于树冠相接所带来的空间围合感,植物空间的感受更为完整,私密性与安全感也更强,人处其中排他性大。但是,如果树木过高竖向郁闭度过大,空间将对人产生压迫感,人们会自发选择在植物空间的边缘活动,树木成为心理依靠对象。因此,除非场地十分开阔,一般不建议选用竖向性很强的植物(植物干茎很高而树冠很小的植物,如南洋杉、水杉、新疆杨、

8、钻天杨等)来营造密林控制空间。(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