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46501
大小:14.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17
《农业局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业局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为全面摸清我区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争取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实施沃土工程,推进耕地地力提升行动。特对我区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有机肥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区位于南洞庭湖区,是益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20XX年末全区耕地面积千公顷,其中水田千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过万吨。全区有
2、机肥资源总量达万吨,主要种类为:秸秆资源:总量达万吨,其中稻草万吨;绿肥:以紫云英为主,千公顷,总产量万吨;农家肥资源:总量万吨,其中厩肥26.31万吨,土杂肥万吨,堆沤肥万吨。 二、有机肥资源利用模式 五大秸秆还田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技术创新,已成功推出水稻五大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并综合配套7大农业技术措施,效果良好。06年秸秆资源总量为万吨,以各种方式累计还田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其中直接还田万吨,占秸秆总量的%,占还田总量的%。 1、推广水稻机械化作业还田高产栽培模式。 06年推广19.29千公顷,占水稻还田面积的%
3、,还田总量达万吨。平均每公顷还田6238公斤。主要操作技术:适合南方稻田的采用小型联合收割机收割稻草一次性全部还田。早稻还田后采用机耕作业,将稻草全部压入耕作泥中,栽培晚稻;晚稻收割后,留桩直播冬种作物或冬闲自然腐烂。据试验,机械收割稻草还田亩产达,比对照增产。该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并要求农作区域地形较为平整,便于机械作业。 2、推广留高桩或撩穗收割还田高产栽培模式 06年推广千公顷,占水稻还田面积15%,还田总量达万吨,平均每公顷还田4422公斤。操作技术:①是撩穗收割:在穗下5-8cm处割取,油菜从第一分枝处割取,稻
4、草还田量在4500公斤/公顷左右。②留高桩收割:在穗下10-20cm处割取,每公顷还田量在3500公斤左右,人工操作。该模式适应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田亩丘块较小的不适于机械操作的山丘区。 3、推广水稻撒施覆盖免耕高产栽培模式:06年推广面积千公顷,占还田面积的%,还田总量达万吨,平均每公顷还田3150公斤。主要操作技术:“湿泥、净面、浅割、深灌水、旱施肥、匀撒草、稀植、露田排毒、早治虫”。①早稻收割前15天蓄好水,让田泥保持湿润融和;②早稻低割,这是关键,收割后2/3稻草还田,约每公顷3000公斤左右。均匀撒施于田面,
5、施好肥料后直播晚稻,配合其它综合技术措施;③插后7天内,田面保持水量不超3cm,以防稻草飘浮盖死秧苗;④禾苗返青后让其自然搁干一次,排除稻草腐渣时产生的有毒物质。据我站白马山村试验:稻草覆盖免耕晚稻每公顷增产公斤,每公顷减少氯化钾用量75公斤,节省用工15-30个,提早季节3-4天。该模式适合于水源条件良好的潜育性深泥田,特别是那些不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滂眼田效果更佳。 4、推广科学堆沤和撒施还田技术模式。06年推广千公顷,占还田面积7%,还田总量达万吨,平均每公顷还田公斤。主要操作技术:①早稻收割后,2/3的稻草铡断成三节后均匀撒
6、施于稻田中,翻耕插晚稻,平均每公顷的约施3750-4000公斤。②晚稻收割后,其一,将稻草全部撒施于冬闲田中,让其自然腐化;其二,将晚稻鲜草适断成堆,一般每公顷作堆45-60个,用配制好的速腐剂均匀喷湿,并适断配施N肥,再加适量的家畜粪,让其充分拌匀,成堆发酵。一般每500g催腐剂兑水25公斤,可处理干稻草250公斤左右。然后每隔20-25cm厚加一层泥土,混合堆沤,然后用泥浆或薄膜密封稻草堆,29-30天之后,稻草将完全腐化,变成高档有机肥。这种技术就地推制,比常规土杂肥省工省力,成本不高,肥料优质,易于推广。该模式适合于所有大田
7、,但长期渍水的潜育性田、滂眼田、冷浸泥田更好。 5、推广易地还田技术模式:06年推广千公顷,占还田总面积的3.4%,还田总量达万吨,平均每公顷还田7200公斤,主要操作技术:①将收割后稻草覆盖于已播作物上。施用厚度依作物种类而有所差别,一般为2-10cm;②施用类别为主要适宜于蔬菜地、旱粮、果园、茶园等作物上。我区李昌港小梓港等沿资江河一带的大蒜基地、长春龙塘、清水塘、竹家园一线蔬菜基地已广泛应用,效果很好。据试验辣椒地覆盖比对照每公顷增产公斤,花菜覆盖比对照每公顷增产1392公斤,莴笋覆盖比对照每公顷增产公斤。近年来,特别是用稻
8、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试验非常成功,稻草全程覆盖免耕种植马铃薯具有保水、保肥、保湿、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薯块表皮及茎叶伤害,提高成活率、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等作用。同时,推出了一种秸秆还田的新模式,主要操作技术:①品种选择处理:选择高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