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9598
大小:1.90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2-29
《赤潮及其生态修复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赤潮及其生态修复对策王浩、马雪莲、王亚男、王苑琪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目前,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世界3/4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这一地带占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有44.74%的城市数和51.44%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预计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未来50年,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正
2、在编制中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将对我国“十五”及以后10年的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规划安排。提高认识,认准方向,扎实推进,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世界级海洋经济大国甚至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海洋经济!赤潮灾害2011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赤潮55次,累计面积6076平方千米。其中,渤海13次,累计面积217平方千米;黄海8次,累计面积4242平方千米;东海23次,累计面积1427平方千米;南海11次,累计面积190平方千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本年度赤潮多发期为4月至8月(图13),高发区为东海(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
3、分别占全海域的41.8%和23.5%),大面积赤潮主要发生在浙江、福建沿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等,一些赤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赤潮生物共同形成。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潮灾害损失见表9。其中,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来自赤潮藻类毒素导致的近海鲍鱼和石斑鱼死亡;广东省直接经济损失来自赤潮生物大面积爆发诱发的近海鱼苗和半成品鱼死亡。究竟什么是赤潮?赤潮亦称“红潮”,是指海水中由于某一种,或多种海洋浮游生物(大多为浮游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能使局部水体改变颜色的生态异
4、常现象。赤潮的成因赤潮的发生主要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在生物因素方面,赤潮生物“种子”群落是赤潮发生最基本的生物因子。赤潮种子可以是在所在海区已存有的赤潮生物细胞和底栖休眠孢囊,也可以是其他海区迁移和扩散过来的;在化学因素方面,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微量元素(如铁和锰)、特殊有机物(如某些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和浓度,直接影响着赤潮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它们是赤潮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理因素方面,水体相对稳定、水体交换率低、以及适宜的水温和盐度等,都是产生赤潮的环境条件。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赤潮的形成
5、、发展和灭亡。澳大利亚夜光藻引起的粉红赤潮夜光藻2000年5月东海中街山海域具齿原甲藻引起的红褐色赤潮海洋原甲藻微小原甲藻赤潮并不都是红色的!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成粉红色或棕红色,而有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或红褐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而由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赤潮并不是像它的名称那样,都是红色的。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澳大利亚Gephyrocapsa引起的白色赤潮德国Nodularia引起的黄灰色赤潮Questions:你知道赤潮的危害都有哪些
6、吗?1.赤潮对海洋生态的破坏难以估量在赤潮发生时,由于少数赤潮藻类的暴发性异常增殖,会造成海水pH值升高,粘稠度增大,改变浮游生物的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当赤潮生物藻过度密集而死亡腐解时,又造成了海域大面积的缺氧,甚至无氧。赤潮生物藻体腐解又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毒素,促使海水变色、变质,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降低了海水的使用价值。2赤潮对渔业损害赤潮是渔业的大敌。赤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大量繁殖,使水域中溶解氧锐减,鱼类等难以吸收氧,水表层漂浮的赤潮生物密度高,影响水下光合作用,最终导致鱼类等大批量窒息死亡,使渔业经济受损。如1
7、990年渤海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受灾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波及环渤海三省一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3赤潮危害人类健康赤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毒素,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病变,人类误食受赤潮污染的鱼、虾、贝类等,就会中毒。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记载的误食被赤潮毒化的贝类而中毒者500多人,死亡20多人。从现有条件看,一旦大面积赤潮出现后,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加以制止,对于一些局部小范围防治赤潮的方法,虽实验过多种,但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利用化学药物(硫酸铜)杀灭赤潮生物,但效果欠佳,费用昂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
8、不太好;有的采用网具捕捞赤潮生物,或采用隔离手段把养殖区保护起来;有的正在实验以虫治虫的办法,繁殖棱足类及二枚贝来捕食赤潮生物等等。这些方法均在实验中,还未取得较大的突破,从发展趋势看,生物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