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

ID:59526742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1-08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_第1页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_第2页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_第3页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_第4页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模块下:《促织》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促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关于作家及作品的文学常识,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特点。2、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2)了解此篇小说的写作特点(情节一波三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取材、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3)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文言知识。3、情感目标: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教学重点:1、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2、整理归纳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教学难点:了解这篇小说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沉浸文本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的预习作业,

2、课堂上交流蒲松龄的生平、作品、时代背景,教师系统补充,并作文学常识归纳,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

3、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1、学生借助书下注解以及古汉语字典通读全文。由于文章较长,让学生一节节来疏通课文。此文的字词较为浅显,让学生自读文言文。学生各自边读边圈划出疑难词语和句子,大家一起来解决,尤其有文言

4、语法现象及书下未标注的需教师重点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文章翻译的准确性。2、疏通完一节,让学生用几个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不仅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文意,也对文章整体的衔接和故事的发展有所把握。文章结构:征促织——觅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献促织——评促织一、作业:做一份本课完备的文言现象整理。第二课时一、梳理情节,深入体验1、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脉络,围绕本文线索,简明地复述课文故事。3、《促织》的故事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按照

5、事物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记叙。请学生们再次仔细阅读文章,将文章分一下段落。“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第1~2节)“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第3~4节)“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第5~7节)“献虫”是故事的结局。(第8节)最后一段(第9节)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二.细读文本,感悟写作特点1、你觉得作者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你觉得作者写得好不好?(可谓是一波三折、虚实结合等)1)围绕“促织”的主

6、线,故事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2)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这样的情节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随着促织的得失而起伏不定,意在揭示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命运行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陡转中体会到统治阶级的残酷。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

7、满波澜的。1、整个故事情节有三大转折,中间一个是现实的,前后两个是虚幻的。前后两个转折,求神问卜得佳虫和成名之子化促织而轻捷善斗。为什么要把人间悲剧化成喜剧的形式?这样会不会削弱了文章原本要表达的效果?这样并没有削弱文章。体现出小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取材特点。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得佳虫——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

8、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