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

ID:59523961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7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师的“讲解”要适可而止——促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徐海惠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教师期望通过多讲来帮助学生学习实现高效课堂的愿望,然而,教师多讲反而带来了很多问题,不仅会让自己无法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调节教学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而导致其学习的“消化不良”,致使教学效果低下,而且,由于很多教师讲课追求面面俱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体验、表达、整理、消化、巩固。因此,教师要提升教学的效能,必须学会“少讲”,给学生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有效的探究和深度的思考。对此,笔者就课堂如何实现“少讲”提

2、出以下思考。一、精心设计大问题,有效“串联”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引起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由于缺乏整体架构和布局,教师的着眼点更多局限在知识的分解上,因而呈现的依然是“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性问题”,问题繁、杂、小、碎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问题力图通过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乐趣不再停留于得到某个知识,而是“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获取这个知识,我可以有对这个知识的独特的理解”。这种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学习研究之中的问题就是“大问题”。“大问题”往往呈“话题”形式。“大问题”的提出是

3、“预设”,由“大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活动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而非细碎的“问答”。【教学片段一】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片段1.用三根小棒摆图形师: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一定是三角形吗?(不一定!)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搭三角形,并在表格中记录三条边的长度以及能否搭成的情况。2.得出结论师: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却围不成呢?可以小组内讨论,想一想,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有什么要求?把你们的结论记录在纸上。生:我发现了……初步得出结论: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3.换边师:通过刚才的

4、判断,我们知道了3厘米、6厘米、10厘米的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如果让你换掉其中的一根小棒,使它们能够围成三角形,你会换掉哪根呢?可以和同桌商量。生:我是把3厘米换成5厘米,因为5+6>10。生:我认为还可以换成8厘米的。师:6+8>10,可以围成吗?(可以)师:你们换掉的都是3厘米的小棒吗?生:我是把10厘米的换成7厘米,因为3+6>7。……师小结:看来换掉其中的任何一根小棒都可以。刚才有很多同学换掉3厘米的小棒,老师换的也是这根,我是把它换成4厘米长的,你们认为可以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不可以?生:因为4+6=10。师:哦,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当然不能围成三角形

5、。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重叠,并作适当介绍)师:4厘米不可以,比4厘米稍微长一些呢?生:可以。【教学反思】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学生对三角形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学习。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三边关系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于是就引发了一定的思考:学习的难点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其余两边的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如何从“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升华到“较短两边大于第三边”等。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设计了三个大问题。提出这样的三个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以开放、多元的学习方式探索未知,有利于改变课堂上教师满堂问、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二、创设条件,让学生多经历体验活动《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经验的积累纳入目标范畴,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直面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给全体学生更多的质疑、争议、合作、辨析、建构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数学活动必须触动思维的内核,积累的是”操作思考”的经验,让学生经历不同的体验活动,还要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从而收获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经验”。这些都是教师满堂灌、满堂讲所不能解决的,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教学片段二】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片段1.探究三角形的概念师:这些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那我们今天继续认识三角形。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

7、(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不作评价)师:同学们认为“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内角和180度,三条线段,具有稳定性,要围成线段要连在一起的,三条边相连”就是三角形。师:下面老师将给出一组图形,同学们看完之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听学生交流)师:我们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所以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三角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