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

ID:59516157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5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_第1页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_第2页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_第3页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_第4页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隋唐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公元581——960年)                             ——各个音乐领域的综合发展时期一.社会概况    公元前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使魏晋时期以来国家战乱、动荡不安以及大面积分裂的局面得以结束。至此,人民开始逐步恢复安定的生活状态,从事生产劳动,一切都在顺利进行。可当时在大一统的表面下还隐藏着许多割据势力战争的暗流,又由于隋炀帝的奢侈、暴政,使得人民对他产生反抗情绪,所以最终使隋炀帝的隋王朝葬送于隋末农民起义中,至此,隋朝灭亡。公元618年,李渊、李世

2、民父子建立唐朝政权,举国欢庆,人民的生产生活、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进入到空前阶段,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和稳定。特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期间,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等。再者,与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大大加深,从而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曲子、变文和燕乐等这个时期所特有的艺术结晶。正因为拥有了丰富的音乐内容和实践经验,所以在乐律和乐谱的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新的进展,公尺谱和琴曲减字谱等。在乐器和器乐方面,对其演奏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也成为当时的一个亮点。根据等级制度,创建了一系列的音乐机构,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安史之乱过后,统治阶级内部的阶级矛

3、盾日益激化,一些有着现实主义思想的文学家和理论随之诞生。二.曲子、变文和燕乐l       曲子     与魏晋时期的相和歌和清商乐一样,曲子也是经过民间的发展,然后被专业人员加工而形成的。     “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王灼《碧鸡漫志》     可见,曲子是始于隋朝,包括一些山歌、巷里歌谣和小曲,在唐朝时期,曲子得到更大发展。曲子词(曲子的歌词)在这一时期也备受关注,在今后得到延续变为抒情诗。     曲子也可以作为在城市里面流行的歌曲,称之为“小曲”。内容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

4、的歌曲,这种形式是在山歌流入城镇后,经一些人们加工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     曲子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原因是曲调新颖、节奏欢快、琅琅上口、歌词通俗。还有就是从“大众唱”的角度出发,贴合人们内心。     曲子的创作分为两种:一是由乐定词——“填词”;一是依词配乐——“自度曲”。而当时在民间流行的是根据同一曲调填写自己喜欢的歌词,这种曲调被称为“曲牌”。用同一种曲牌填入不同内容的歌词,这在当时乃至现代音乐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们要注意,运用同一曲牌套入不同歌词内容的方式,有利弊两个方面:有利方面:使曲子在民间的流行程度大大加深,使人们自己能够很容易的“创作”自己想

5、唱的歌曲;还可以通过传唱,使曲调的得以传承。不利方面:也许会产生曲调和歌词内容两者之间的矛盾,不能使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于音乐本身的发展而言,起到了抑制作用。唐朝时期的歌曲艺术发展繁荣——音乐和文学的高度结合。曲子词主要是由当时的一些诗人的文学作品,从而也推动了唐朝时期诗人的创作。曲子通过把诗人的诗作注入自己的曲调当中作为灵魂部分,所以诗人们的诗作也被歌唱的人带到了民间广为流传。其实,音乐和文学能够结合,最重要的一点是两者皆是从民间音乐中吸取精华,相辅相成的。l       变文变文是将民间的说唱音乐与佛教相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内容大都是与佛理有关,用说和唱

6、的方式来将难以理解的佛经改编成叙事性的文体。换言之,还是属于宣传佛教教义的一种艺术手段。变文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来源于民间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音乐形式,佛教发现并且利用了它进行对人民的思想统治。虽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在这过程中丰富了民间说唱音乐的内容,并对后世的弹词、鼓子词等说唱形式产生了直接影响。l       燕乐     隋唐时期,燕乐成为宫庭宴享中各种乐舞的总称。燕乐是来源于各民族的音乐,是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体。 燕乐包含了汉魏以来的清商乐、外来的音乐等等,经过了隋朝七部乐至唐朝坐、立部乐的发展阶段。燕乐是由隋朝七部乐的1.   西凉

7、伎、2.   清商伎、3.   高丽伎、4.   天竺伎、5.   安国伎、6.   龟兹伎、7.   文康伎发展而来的,隋炀帝时增加了康国和疏勒两部,到这里被称为“九部乐”。那么唐代的“九部伎”是根据隋朝原有七部伎的基础上,将里面的文康伎和天竺伎更改为“扶南伎”。至此,唐代“九部伎”为:1.   燕乐、2.   西凉伎、3.   清商伎、4.   高丽伎、5.   安国伎、6.   龟兹伎、7.   康国伎、8.   疏勒伎、9.   扶南伎。直至贞观十四年,唐太宗统一高昌,并加入“高昌伎”,形成了唐代的十部乐:1.   燕乐、2.   西凉伎、3.   清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