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11455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4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物理“摩擦力”说课教案(一次课两课时)一、教材地位摩擦力是三种常见力之一,是高中物理的最基础性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多次反复学习,能逐步了解、认识、掌握、应用它。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对滑动摩擦力也有了一些定性的了解,在高中除了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外还要能用它进行定量的计算,为学习后面的物体平衡、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动量等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静摩擦力这一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三种常见力中最难理解掌握的,与滑动摩擦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要通过反复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逐步掌握并能进行计算和应用,而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静摩擦
2、力,只要能了解认识它,并能初步计算就可以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能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2.了解动摩擦因数3.会计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情感与价值观1.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既能学会表达自己又能倾听别人2.通过实验的设计、数据整理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学生目前的基础1.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2.在初中阶段对滑动摩擦力有定性了解
3、;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四、教材分析1.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个概念是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非常抽象,为了能让学生较好地建立起这两个概念,计划让每个学生随手做个小实验来亲身体验到这两个力的存在后,再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它们,突破学生对概念理解上的困难。2.两种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因此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摩擦力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总结出相关规律,达到强化知识、感悟实验探究的思想方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之目的。3.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是理解上的第二个难点,则通过观看一个皮
4、带运输机动画,和让学生在亲自感受相对运动趋势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五、教学中要用的器材器材:木块、砝码、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多媒体系统。六、评价标准1.描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能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2.了解动摩擦因数3.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求静摩擦力4.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合作实验并交流讨论七、教学步骤(一)寻找并感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砝码盒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1.创设情境: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放在实验桌的带砝
5、码的砝码盒,直到推动一段距离。2.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推?可能问题及预案学生不能意识到是联系摩擦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回忆二力平衡的知识以找到摩擦力3.小结:初步引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一)探究滑动摩擦力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寻找与滑动摩擦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
6、擦力的大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4.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体会由实验得到结论的乐趣5.数据记录与处理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展示自己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6.(小结)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介绍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7.(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体会,提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难度大,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总结8
7、.观看相对的电脑动画,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探究静摩擦力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能否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2.寻找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二边平衡,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大小值并不唯一,且不能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计算学生实验:静摩擦力是变化的能通过自己实验得出相关知识,掌握实验方法、体会实验与学习过程的乐趣3.要求学生利用已有实验仪器设计实验研究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因素记录并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性
8、质有关培养学生比较、区分、鉴别能力;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4.学生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