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05982
大小:1.53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9-10
《《说勤奋》上课讲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说勤奋说讲、谈、议、论…勤奋勤劳、勤快、努力…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自由地读课文,并找出: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或看法是什么?在课本中划出来。古今中外,每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认真读一读2、3自然段,要求:画出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语句。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跨16个朝代,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后来童第周远渡重洋,到比利时留学时,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2、,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返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的剥开,研究被迫停止。因为青蛙卵只有小米粒那样小,外面紧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要把它们剥下来,可不容易,必须借助显微镜,手的动作稍有不当,卵膜就会被撕碎,所以这种剥离术进行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当童第周完成试验的时候,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
3、,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默读第2自然段,要求:找出司马光勤奋的语句并画出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
4、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5、。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
6、水。”——爱因斯坦默读第3自然段,要求:(1)找出童第周勤奋的语句并画出来。(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7、。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