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9151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3
《荒芜了的花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荒芜了的花园张子平于桂艳 李淑娟教材分析:《荒芜了的花园》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文章从“所见”和“所闻”两方面写出了花园的荒芜,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园的荒芜寂静,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讽和哀伤。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谈,多些行动的美好愿望。教学目标
2、:1.会写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注意“溉”与其形近字“概”“慨”,“慕”与“幕”“墓”,“棘”与“喇”“刺”的区分,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2.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并明白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4.学写寓言故事。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理解文章内容:“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还是依旧荒芜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任务:检查预习,初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一、情境导入
3、板书“花园”,出示课件花园,让学生说花园是什么样子的,添加板书“荒芜了的”,再让学生说荒芜了的花园又是什么样的。看题目你们会有什么疑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芜的花园,看看里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预习检查(一)预习。1.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用圆圈勾画生字,用横线画出生词,用波浪线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反复读,力争读正确。2.练习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解决字义和词义的疑难困惑,锻炼自主识字释词能力。(荒芜、荆棘、淙淙、凄凉、追慕、惋惜、悉心、滔滔不绝、谩骂)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检查1.检查读文。(1)小组内
4、检查小组成员分段读文,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全班检查指定小组到教室前面分段读文,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每人读完后分别给予评价。预设:淙淙(cóng)枯(kū)萎石罅(xià)(3)全班同学根据刚才纠正的错误读音及断句,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检查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注意读得是否正确。荒芜荆棘灌溉凄凉追慕惋惜缩回滔滔不绝毅然(2)自由读。(3)开火车读。(4)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如果没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
5、语,老师可提出几个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词语考考学生。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可能有:石罅追慕毅然【设计意图:理解词语、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3.检查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芜荆棘灌溉凄慕惋缩(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溉”和“慨”、“概”区别记忆;“慕”与“幕”、“墓”、“暮”区别记忆,字义、字形。(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荆”、“灌”(提醒学生不要写成上下结构)【设计意图:落实课标中提出的“每天的语文课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十分钟的书写练习。】三、自读自悟。1.再
6、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荒芜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由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解决,让学生切实感受理解文章时一步步抽丝剥茧的乐趣。】课堂小结:一座荒芜了的花园,迎来了几位来客,似乎有了重焕生机的希望,但是在几次三番的争论与扭打中,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这座荒芜了的花园只有继续荒芜的命运。课下再读课文,找出花园来客们的几次讨论和争论,认真地读一读第二课时课时任务: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人物心情,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并明白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一、深
7、读感悟(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荒芜了的花园》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围绕“荒芜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课文。(二)品读课文。1.出示感悟题: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关注文中运用对比手法进行描写的语句,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2.学生自由独立阅读思考。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要求:交流时,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自己发言时要组织好语言,让别人能听懂你的意思。预设:教师依据学
8、生的回答相机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品读。(1)当花园来客面对花园的凄凉景象,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抓住“追慕”“惋惜”两个词理解。要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他们重建花园的决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1—4段描写花园昔日美好景色的句子,今昔对比,体会对比写作手法的好处。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难道我们就任他长此荒芜了吗?”是一个反问句,要读得具有鼓动性。“其余的人都站起来答道:“不,决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