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ID:59489096

大小:7.38 MB

页数:88页

时间:2020-09-13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发酵染菌及其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工业发酵的染菌及其防治染菌对发酵的影响1发酵染菌的分析2杂菌污染的途径和防止3发酵染菌及其防止染菌对发酵的影响一染菌对发酵产品提取的影响二染菌对三废治理的影响三第一节染菌对发酵的影响1、什么叫发酵染菌?在发酵过程中,生产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侵入了发酵液,从而使发酵过程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纯种培养。菌种培养过程操作不当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发酵设备(如发酵罐、管道)密封不严空气除菌不净2、造成发酵染菌的可能途径有哪些?染菌仍是发酵工业的致命伤。轻者影响产率、产物提取收得率和产品质量;严重者造成生产失败,浪费大量原材料

2、,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生产秩序,破坏生产计划。遇到连续染菌,特别是又找不到染菌原因,未有防治措施时,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生产积极性,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3、染菌会对发酵工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4、在现有科学条件下能否做到彻底不染菌?据报道,国外抗生素发酵平均染菌率为2%-5%,国内的抗生素发酵、青霉素发酵染菌率2%,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发酵染菌率约为5%,谷氨酸发酵噬菌体感染率1-2%。目前要做的是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把握好各个易染菌的环节,尽可能防止发酵染菌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染菌

3、,要能尽快找出其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把发酵染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5、既然染菌不可避免,哪我们应该怎样做?染菌对不同发酵品种的影响1污染不同微生物2不同染菌时间3不同染菌途径4一、染菌对发酵的影响污染不同菌量51、染菌对不同发酵品种的影响放线菌由于生长的最适pH为7左右,因此染细菌为多,而霉菌生长pH为5左右,因此染酵母菌为多。青霉素发酵染菌,绝大多数杂菌都能直接产生青霉素酶,而另一些杂菌则可被青霉素诱导而产生青霉素酶。不论在发酵前期、中期或后期,染有能产生青霉素酶的杂菌,都能使青霉素迅速破坏。

4、不同菌不同产品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虽不象青霉素发酵染菌那样一无所得,但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杂菌大量消耗营养,干扰生产菌的正常代谢;改变pH,降低产量。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抗生素抑制霉菌,对细菌几乎没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不同产品疫苗生产危害很大。现在疫苗多采用深层培养,这是一类不加提纯而直接使用的产品,在其深层培养过程中,一旦污染杂菌,不论死菌、活菌或内外毒素,都应全部废弃。因此,发酵罐容积越大,污染杂菌后的损失也越大。2、污染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微生物的影响(1)污染噬菌体噬菌体的感染力

5、很强,传播蔓延迅速,也较难防治,故危害极大。污染噬菌体后,可使发酵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的造成断种,被迫停产。(2)污染其它杂菌有些杂菌会使生产菌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即使添加消泡剂也无法控制逃液,影响发酵过程的通气搅拌。有的杂菌会使发酵液发臭、发酸,致使pH下降,使不耐酸的产品破坏。特别是染芽孢杆菌,由于芽孢耐热,不易杀死,往往一次染菌后会反复染菌。污染其他杂菌的异常现象:1)溶解氧的异常变化当杂菌是好气性微生物时,溶解氧的变化是在较短时间内下降,直至接近于零,且在长时间内不能回升;当杂菌是非好气性微生物,而生产菌

6、由于受污染而抑制生长,使耗氧量减少,溶解氧升高。2)排气的CO2异常变化好气性发酵排出的气体中的CO2含量与糖代谢有关。对于特定的发酵过程,工艺确定后,排出的气体中的CO2含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染菌后,培养基中糖的消耗发生变化,引起排气中CO2含量的异常变化,如杂菌污染时,糖耗加快,CO2含量含量增加,噬菌体污染后,糖耗减慢,CO2含量减少。因此,可根据CO2含量的异常变化判断染菌。回还可以根据其他的一些异常现象,如菌体生长不良、PH值的异常变化、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异常增多、发酵液的颜色异常变化、代谢产物含量的异

7、常下跌、发酵周期的异常拖长、发酵液的粘度异常增加等判断染菌。其它异常现象对整个发酵过程的危害极大。严重干扰生产菌的生长繁殖。干扰生产菌的代谢,影响产物的生成。影响相对较小。3、不同污染时间对发酵的影响种子培养期染菌发酵后期染菌发酵前期染菌发酵中期染菌(1)种子培养期染菌由于接种量较小,生产菌生长一开始不占优势,而且培养液中几乎没有抗生素(产物)或只有很少抗生素(产物)。因而它防御杂菌能力低,容易污染杂菌。如在此阶段染菌,应将培养液全部废弃。(2)发酵前期染菌发酵前期最易染菌,且危害最大。原因发酵前期菌量不很多,

8、与杂菌没有竞争优势;且还未合成产物(抗生素)或产生很少,抵御杂菌能力弱。在这个时期要特别警惕以制止染菌的发生。染菌措施可以用降低培养温度,调整补料量,用酸碱调pH值,缩短培养周期等措施予以补救。如果前期染菌,且培养基养料消耗不多,可以重新灭菌,补加一些营养,重新接种再用。(3)发酵中期染菌发酵中期染菌会严重干扰产生菌的代谢。杂菌大量产酸,培养液pH下降;糖、氮消耗快,发酵液发粘,菌丝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