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

ID:59467054

大小:5.16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14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第一节细菌性烂鳃病第十节疖疮病第二节赤皮病第十一节鲤鱼白云病第三节细菌性肠炎第十二节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第四节细菌性败血症第十三节黄鳝旋转病第五节体表溃疡病第十四节罗非鱼细菌综合症第六节烂尾病第十五节爱德华氏菌病第七节白皮病第十六节蛙红腿病第八节白头白嘴病第十七节黄鳝出血病第九节竖鳞病第十八节鳖细菌性败血症第一节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G-流行情况:对各种养殖品种的鱼类都有危害,一般在水温15℃以上开始流行,常与赤皮病、肠炎病伴发。症状与病理变化(图1、2、3、4):体色发黑,鳃丝肿胀,坏死、腐烂,软骨外露,粘液分泌亢进,鳃瓣边缘粘附大量

2、污泥,本分病鱼鳃盖内表面充血、出血,中间腐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诊断:防治:(1)草食动物的粪便中含有该病原,因此池塘施肥时应经发酵处理;(2)该病原在0.7%的食盐浓度中难以生存,鱼种放养前可用2-2.5%的食盐水浸泡处理;(3)治疗应外用药与内服药相结合外用消毒药,内服抗生素第二节赤皮病病原:荧光假单胞杆菌流行情况: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危害各种养殖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症状与病理变化(图5、6):病鱼体表充血、出血,鳞片脱落,以身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鳍条出现“蛀鳍”诊断:防治:第三节细菌性肠炎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流行情况:主要危害

3、草鱼、青鱼、罗非鱼、黄鳝等,流行季节为4-9月,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饲料因素往往是重要的诱因;症状与病理变化(图7、8、9、10、11):体色发黑,食欲减退,肛门红肿外突;腹水,肠道充血、出血发红,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腔内充有大量粘液。诊断:(1)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2)病原分离鉴定R-S选择培养基培养呈黄色菌落。防治:同前第四节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也有报道有温和气单胞菌和耶尔森氏菌(如图)。流行情况:对各种养殖品种都有危害,流行季节为2~11月份,高峰期常为5~9月,发病率高大100%,死亡率可达95%;症状与病理变化(图12、13、14、

4、15、16):病鱼全身体表充血、出血,甚至肌肉也充出血呈红色,腹水,肝、脾盛肿大,肠道表现为肠炎。诊断:防治:(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健康养殖;(2)治疗,应选择敏感的药物内外结合四、诊断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在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时,必须注意以下区别:(1)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病情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后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病情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2)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前者主要

5、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后者则危害团头鲂、鲫、鲢、鳙、鱖、加州鲈、黄鳝、草鱼、白鲳、银鲷、大口鲇等多种淡水鱼,且对鱼种,食用鱼均危害。第五节体表溃疡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流行情况:危害多种养殖品种,特别是一些名特优(乌鳢、加州鲈等)的危害较大,水温在15℃以上开始流行,发病高峰是5-6月;外伤是本病发生的一重要诱因。症状与病理变化(图17、18):病初,体表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出血,之后,病灶处的鳞片脱落,表皮及其下肌肉坏死,溃烂,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而死亡。诊断:防治:(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健康养殖;(2)治疗

6、,应选择敏感的药物内外结合第六节烂尾病病原: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流行情况:对发生于水质较差的池塘,且机体受伤是一重要诱因,发病季节多集中在春季;症状与病理变化(图19、20、21):病初尾柄处皮肤变白,随后,尾鳍开始蛀蚀,并伴有充血,最后,尾鳍大部或全部断裂,尾柄处皮肤、肌肉溃烂,严重时露出骨骼。诊断防治:同前第七节白皮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或白皮假单胞菌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鲢、鳙鱼,特别是对鱼苗和夏花鱼种危害较大,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症状与病理变化(图22):病初尾柄处发白,并迅速向背鳍基部以后的体表蔓延,尾鳍腐烂,残缺不全。病鱼头向下,尾向上

7、,与水面垂直,作挣扎状游动。诊断:防治:第八节白头白嘴病病原:不清楚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尤其对草鱼危害最大,流行于5-7月。症状与病理变化(图24):病鱼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减退,变成白色,口周围的皮肤糜烂,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诊断:防治:第九节竖鳞病病原: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春季及夏季初,水温17~22℃;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甚至可达到100%的死亡率。症状与病理变化(图25、26):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起,鳞囊内充满大量半透明液体。诊断:防治:第十节疖疮病病原: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也有人认为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