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

ID:5946085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_第1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_第2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_第3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_第4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索和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着许多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建设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工程质量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的必然要求。如何围绕新形势,适应新任务,寻求新突破,是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Abstract:alongwithourcountry’surbanizationadvancementspeedingu

2、punceasingly,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workisfacedwithmanyopportunities,alsoencounteredunprecedentedpressure.Therapidgrowthoftheconstructionscale,makethe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taskismoreonerous;Constructionofresourcesavingand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forengineeringq

3、ualitysupervisionmanagementputforwardhigherrequest.Innova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pattern,istheobjective8demandofthesituation,and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improveregulatoryefficiency.Howaboutthenewsituation,toadapttothenewtask,toseeknewbreakthroughs,isconstructionen

4、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workinthenewperiodhavetothinkaboutandexplorethetopic.Keywords: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市场形势发展,为监管方法改进创造条件8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每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工程建设呈现出量大、面广、点多、线长、周期短的特征,整体规模不断创造历史新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中超高层、大跨度、

5、结构复杂的建筑日益增多。从项目管理看,建设规模与管理资源配置失调,制约质量水平提升的客观因素仍然存在。工程技术储备不足,市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违法分包、转包屡有发生,从业队伍素质不高的情况尚未根本改变。工程实施承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管理的多重考验,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问题都与质量监督工作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监督管理方法要在推动“监督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集体监督的工作要求,这是一个工作体系;既是推行现代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二、监管任务

6、变化,为工作机制创新注入动力8近年来,工程监管难度、风险、环境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政府问责风险日益突出,加之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逐利趋向,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部分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不高,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市场不规范,信用缺失、无序竞争、低价中标等现象仍然存在,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制约机制难以有效运转;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质量的现象突出。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图审、招投标、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

7、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一些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工程游离于监管之外或者监管不到位,“三区”工程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盲区,也成为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重灾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缺少法规和监管队伍等方面的必要支撑;工程项目已经向高、大、深、难转移,而建设、管理、监督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另外,随着近年来工程量的大幅增加,我市的监督力量已不足,人均监督面积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万平方米增加到当前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人员紧缺的问题相当突出。目前,政府实行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又对质量监督工作

8、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人员承受很大压力。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尽快建立完善“履职不失职、尽责不追责”的监管工作新机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