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45838
大小:54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17
《《班组质量管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麦郎精英”在岗培训系列如何当好班组长欢迎和祝福祝贺各位在成功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祝福各位将掌握更新的知识和工作方法祝愿各位满载而归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课程要求排队进入会场,依次入座,不让桌椅发出声音。问好--“大家好”请回答:“非常好”请关闭手机保持课堂秩序空杯心态积极参与班组质量管理2008年6月2日如何当好班组长——讲座四课程目标初步学习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公司品质现状。学习生产中的三类常见客户投诉质量问题及对策。将原理运用到工作中,保证产品品质。本讲内容质量管理概论—食品安全第一模块质量管理
2、概论第一模块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管理概念二、产品的概念三、不同层次的质量四、推行质量管理的基本逻辑五、质量宗师的质量观1、固有特性:各种类别的特性(1)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2)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3)确定合理的代用质量特性满足用户需求的真正质量特性。一、质量管理概念(一)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是顾客想要得到的,是顾客对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感知的优良程度。因此,要了解质量是什么,你需要知道谁是你的顾客,顾客想从你那里得到什么,这就是要清楚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
3、公司,你都需要关心质量——顾客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和如何需要。2、质量要求(一)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管理概念(二)不同角度的质量定义1.生产者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同技术要求一致;2.用户对质量的定义: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品质是卓越品质就是与设计的一致品质就是适用性品质就是物有所值企业应能准确把握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在生产产品时,将用户期望与质量、技术要求相吻合。一、质量管理概念二、产品的概念产品指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服务(如运输、通信、酒店、旅游)——软件(如软件、字典、作品)——硬件(如发动
4、机机械零件、计算机配件)——流程性材料(如汽油、润滑油)产品可由上述一项或多项组合而成。三、不同层次的质量产品质量靠自身的质量特性反映,从商品因素的角度看,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质量特性: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寿命(一)产品质量1、企业内部服务质量:下道工序是用户2、服务行业的质量: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金融保险、饮食、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仓储、咨询、法律等组织提供的服务。反应服务质量要求的质量特性主要有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及时性、舒适性、文明性。三、不同层次的质量(二)服务质量从质量
5、形成的全过程考虑,过程质量可分为:设计过程质量制造过程质量使用过程质量服务过程质量(三)过程质量三、不同层次的质量指与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过程质量的保证程度。如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等。要保证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首先要正确制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质量目标,合理组织生产(或服务)过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在此基础上,为每件工作规定操作程序和质量规范,并通过有效控制,确保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改进。(四)工作质量三、不同层次的质量四、推行质量管理的基本逻辑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服务质量保证保证反映
6、反映五、质量宗师的质量观1926年6月18日生于西弗吉尼亚的惠灵市。1949年,他从俄亥俄州足医学院完成学业。从1952年到1955年间,他在克罗斯利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质量并开始加入了ASQ。随后,他继续升迁,成为马丁-玛瑞埃塔公司的质量经理;在那里,他继续发展他的质量理论。(一)Crosby(克劳斯比)Crosby(克劳斯比)的质量观:质量是符合要求和规格。他被称为“伟大的管理思想家”、“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他致力于质量管理哲学的发展和应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要求”、“零
7、缺陷”、“预防”、以及“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可靠的组织”等著名的质量观点。1、符合要求和规格(一)Crosby(克劳斯比)2、通过预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预防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事后检验。“通过预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是他的名言。的确,管理的好坏不在漂亮的形式,而使用最冷酷的东西——钱来衡量。质量对公司财政上的显著贡献,就是把浪费掉的钱又变成了利润,而相对来说,这部分来得最为轻松;只要你愿意去做,马上就能见效。(一)Crosby(克劳斯比)这个概念诞生于1961年。人们在生活上自小接受的观念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8、。当人们进入企业时,这样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人必会犯错,凡有人参与的事,永远不可能完美。但是,人是否有先天犯错的比率呢?他们无论做任何事,都有相同百分比的犯错比率吗?3、“零缺陷”的观念(一)Crosby(克劳斯比)如果一个人在生产中出错的比率是5%,我们能假定他每年也少兑换5%的支票吗?是否他每月也会有几次进错了家门呢?你会认为这种假定实在荒谬,但是必须承认,犯错的多少,在于个人对此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