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

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

ID:59445082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4

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际交往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现状综述陈婷婷1002403019摘要: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出发对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关键词:人际交往研兖现状不足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以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学术界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际关系特征的分析,李全彩在《大学生

2、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①,主要表现为对师生关系的淡漠以及对同学关系的困惑;向欣、高清华在《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与思考》中认为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模式多维立体化、Z力机功利主义化、认知过于理想化等特点,提出要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正确引导;陈义静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透视》中通过分析时代背景,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交往具有开放性、现代性、功利性的基本特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国的积极与偏激的态度做了具体的解释。这些研究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代性,重点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

3、和缺陷,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探讨以及对策研究提供的参考性的价值与依据。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于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可分为心理因素、非心理因素两方面:第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相关学者主要提出以下观点: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因素最主要的是自卑、嫉妒、猜疑等心理障碍(张明霞,2006;何伟,王琳,2007),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重要(赵崇莲,郑勇,2009),自负、妒忌等不健全人格以及人际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问题(程艳林,2010;王志玲2010)。对于心理因素研究,目前学

4、者主要强调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集中于自卑、孤独、嫉妒、猜疑等方面,也就是说人格、自尊等主观的心理障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方面。第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非心理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儿个方面: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何伟,王琳,2007;陈智旭,2011),网络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影响(姚静仪,2010),学校导向性的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骆佳梅,2009)以及家庭环境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刘凤华,2012)。相关文献从社会、家庭、学校、网络等多方面研究探讨了非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人际

5、交往过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山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中国[J].学校卫生.2002,23(1).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研究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学者们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刘学伶、白仲航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试与改善》中提出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枳极的心态以及提高自身修养和注意保护自我来完成心理调试,学会与他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张明霞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分析,提出以下心理调控与教育引导对策:1.树立全新的现代人际交往观;2.提高交往能力和技能;3.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合作精神;4

6、.提高教育者的关注高蕾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中指出“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着被虚化、“宅化'和弱化的问题。其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开展大学生团体素质拓展训练,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三是开展交往实践,引导大学生掌握建立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四是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工作。”①何伟等在《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侧重于人文精神教育、情感教育、团队意识的引导来解决大学生人家交往的障碍。四、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等方

7、面的研究内容,学术界已经对其有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下面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作出综述: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研究主要针对人际关系的特征、挨S定性的理论性研究进行的论述,很少有可靠的数据依据以及数字化说明;即使有少数利用具体数字论证的文献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论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中程度不高,有待提高;2.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将心理因素和非心理因素分类说明,但是,笔者认为,其两者的相关度足以将其整合,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心理因素是通过影响心理因素从而作用于行为过程,因此,将其整合统一心理因素与非心理因素具有必要性;3.改善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