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36642
大小:1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0
《李氏功法双对练的初级训练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霸王举鼎 甲乙相对而立(着白衣者),两脚向左右分开,比肩略宽,双膝微屈,呈马步式站立。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搭放在乙之肩头。乙(着黑衣者)把右脚放在甲两腿间,呈右弓步式,两手分别放在甲肋部,用力上托。甲则用力下坠。乙上托后缓力,再上托,如此反复(图1)。当乙疲劳时,改用左弓步,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乙在用力上托甲时,要注意配合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与上托甲的动作相一致。如果乙功夫很深,可以在乙上托自己时,用双手抓住或贴住乙的双肩,向前后、左右摇动乙,破坏乙的身体平衡(如图2)。 功理:竖项、身体后倾,双脚向斜后方用力蹬,双手好像要从地上把一棵
2、大树连根拔起。此式通过练两臂的托劲,以增加下盘的功力。如果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使内气一提一降,周身一家,最后可达到练出全身的整劲。内气在此式中走的是督脉,久练可以增肾水,故能强腰背并可明目。此式功夫深者,与对手较技,在接触时,可以直接把双手插入对方的双腋下,用劲一掀,就可将对方掷出,好似“打人如挂画”。 二、金丝缠葫芦 甲乙相对而立,两腿微屈,成马步式,两肘关节弯屈呈60度角,两拳并拢贴在胸前。乙成右弓步式,上身略前倾,双手向前抓握甲两手腕部,拳眼斜向上,用力下压。甲双臂缓慢地用力向上伸直,随后左手缓慢用力由上向下回带到自己左肩外侧。同
3、时,右手从上向下朝乙右肩膀压下,并向前使冲击劲,使乙左臂缠绕着自己的右侧脖根处(图3)。乙双手前后用力阻挡。稍倾,甲右手缓慢地抽回到自己的右肩外侧,左手从自己左肩外侧向乙左肩膀压下,并向前使冲劲,使乙的右臂缠绕着自己的左侧脖根处(图4)。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甲两臂反复地一伸一压一拉,用的是臂、腰和胯的转动力。乙抓住甲两手腕部时,也要随甲的腰胯转动而动。此式是练乙的两臂开弓劲。此式功夫深者,两臂前后开弓劲非常大,可以轻松地折断弓背或者弓弦。若是与人近身格斗时,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对方手中夺下凶器。此式摇膀活胯,左右运动着腰背,活动着带脉,锻炼了整个脊
4、柱神经,对常年的腰痛等顽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擎双枝头 甲、乙相对而立,两脚略宽于肩,乙两手握拳,两拳眼相对或拳眼朝上,与肩同宽,在右胸前向前伸出。甲双手抓握乙两拳,乙则用力上抬两臂。甲双手缓慢地用力下压,当乙双臂被压到腹前时,乙用腹部的力量挺住(图5)。甲再缓慢地松劲,乙则用力将双臂抬到与肩同高,甲再次压下,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此式是形意拳十二式中马形练习的辅助功法。老谱讲:“马有疾蹄之功,起如闪,快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之能。”此式功夫深者,其出拳速度极快,而且非常有力。当拳头出击时,由于手臂产生由下而上的竖项劲,即使受到对方
5、向下的格挡力,也阻止不了拳头向前的冲击力,故突出了马疾蹄的特点。马奔之形,在腹内为心。其气顺,则心意安定,可以凝神通络。手臂一起一落,特别是左手臂落下后,用腹部的力量挺住片刻,这样既可以锻炼腿部的蹬力,又可以疏通心肺及全身雍塞不通之处,对调解脑供血不足,改善末稍毛细血管的微循环有一定的疗效。 四、擎单枝头(右式) 甲两脚略宽于肩站立,乙两脚略宽于肩站于甲身前,在胸前抬起略弯屈的右臂,握拳,拳心向下或拳眼向上。甲右手抓握乙右拳,缓慢地用力下压(图6),乙则双臂用力上抬。当乙右臂被压到腹前时,乙用腹部的力量挺住(图7)。甲松劲,乙用力再将右
6、臂抬到与肩同高,甲用力再压下,如此反复运动。 擎单枝头左式动作同上,惟方向相反。 功理:同擎双枝头。 五、小鬼推车 乙左脚置于甲双脚前,呈左弓步,双手用力抓握甲上臂,身体前倾,推甲。同时,对甲的上臂用力掐握(图8)。甲根据乙推力大小,用双肩调整力量来抵住乙的推力,并不时地向左右横向或上下纵向移动双臂(图9),化解乙两手握力。如此反复运动。 乙双手对甲上臂推与捏要同时进行,用全力,劲力连绵不断,当虎口和拇指酸、胀难忍时,也要坚持一会儿再松手,这样易于增长两手的握力。 功理:此式为形意拳十二形中鹰形的辅助功法。鹰之性最狠、最烈,其劲
7、在爪,故老谱曰:“鹰有捉拿之精。”本功法得出的鹰爪力是在人身上练就的,它比传统鹰爪功法得出的功力更具杀伤力。此功深者,与人搏斗,使用刁拿手、点穴手和分筋挫骨手等手法威力极大,可随意抓人筋穴,重则使人毙命,用时慎之。 六、托霸王肘 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马步式,两臂微屈抬起,把双手分别放在乙的两臂上。乙成右弓步式,双手分别抓握甲肘关节,用力上抬甲双肘。甲双臂立起缓慢地用力下压,使乙前臂到水平位置(图10)。再慢慢地松劲,乙再将甲双肘抬起,如此反复。若乙功夫较深,甲两肘可以慢慢地用力向左右分开(图11)。双手于心逐渐下翻,当两臂呈水平时,再缓慢地
8、松劲,乙再用力将甲的两肘抱成立肘,如此反复。 功理:前臂及身体由下向上提起,使周身之力自背达顶,由顶而贯注于前臂和双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