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3579
大小:4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29
《紫外线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紫外线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各位朋友,大家知道,阳光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它的光和热哺育着万物,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晒太阳对于健康有益,现代人更是把晒太阳作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对于光医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要课题,目前,现代医学对利用太阳光中紫外线来进行光疗的机理已经有所认识。由于紫外线首先作用于人体的皮肤或粘膜,紫外线的多种光生物效应,首先是通过皮肤的作用而实现的,因而,紫外线在各种急慢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上,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
2、,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讨论一下紫外线疗法在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常识,希望能对您有所补益。一、紫外线的概念与分类我们知道太阳是紫外线照射的唯一自然源,阳光照射在地球的表面后,电磁波中波长范围在100-400之间的是紫外线,由于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中的紫色光的波长更短,是一种波长在可见光之外的射线,人的视觉对它已引不起反应,所以称为紫外线光或紫外线。应用在光生物学和光医学领域的紫外线光主要选取波长在200-400nm之间的紫外线波段。根据光生物效应的不同,又将紫外线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线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有称紫外线A,简称UVA
3、或UV-A,波长在320-400nm。近年来,国外有人根据长波紫外线的生理效应,又把长波紫外线分为UVA1和UVA2两个波段,即以340nm为界,340-400nm为A1段,320-340nm为A2段。主要理由是长波紫外线的A1段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可拟制因紫外线B段引起的细胞过早凋亡。中波紫外线有称紫外线B,简称UVB或UV_B,波长为280-320nm。短波紫外线,又称紫外线C,简称UVC或UV-C。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对皮肤的穿透能力亦不一样。一般来讲,波长越长,其穿透皮肤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短波紫
4、外线具有破坏性,有较大的杀伤作用,但它的穿透力最差,大部分被大气中的空气、云层、尘粒、水汽等吸收和辐射,使人体免受伤害,只有在雨过天晴后,才有极少量的短波紫外线到达地面,因此,对人体几乎没有生物学效应。大气层的这一作用,保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命。而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的短波紫外线,均为人工光源,主要用于灭菌消毒。中波紫外线,是紫外线生物活性最活跃的部分,大部分为表皮所吸收,仅小部分可达真皮乳头层,因此在皮肤光生物学中十分重要。但是中波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隔着玻璃窗照射皮肤,其治疗作用是有限的。长波紫外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穿透表皮,小部分被
5、表皮吸收,大部分透入真皮,最深可达真皮中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它组织,但其对皮肤的作用要比中波紫外线的作用为小,仅在某些光敏物存在时,才能引起皮肤反应。一、紫外线的皮肤敏感性机体对紫外线的皮肤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常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差异:主要是肤色的差异。皮肤含有一定量的黑素,每个人皮肤内黑素的多少是不同的,它觉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也对紫外线的吸收量有影响,因而也觉定了不同个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一般来说,肤色浅的人,容易发生日晒红斑,而很少发生晒黑,相反,肤色深的人,很少发生日晒红斑,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黝黑反应。
6、2、部位差异:躯干尤以腋下对紫外线敏感性最高,而额部、四肢屈侧为紫外线中等敏感区,四肢伸侧、手足、背部对紫外线敏感性最低。若以胸背腹部的敏感度为100%,则面、颈、大腿为25-50%,小腿、手足、背部仅为25%。3、季节差异:冬季和春季人体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相对增强,而夏季和秋季的敏感性相对较低。4、年龄差异:小儿及老年人对紫外线的反应性减弱,青春期和成人的反应性较强。5、工作环境的差异:室内工作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高。6、生理状况:如月经前期紫外线敏感性增高,妊娠后期和分娩后敏感性降低。营养状况佳者对紫外线敏感性高,营养状况差者则敏感
7、性降低。1、疾病的影响: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泛发性皮炎、烟草酸缺乏症、多形日光疹、白化病等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高,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统损伤等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2、药物的影响:磺胺类药物、氯丙嗪、灰黄霉素和某些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常可增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一、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1、消炎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紫外线的致红斑作用实现的,皮肤暴露于太阳光下,或人工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红斑反应,红斑出现的早晚及强弱,与照射的剂量有关,也与紫外线的波长有关。红斑形成的机制是皮肤毛细血管(一般剂量时)和小动脉(大剂量
8、时)的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流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增加并渗出,这些反应不限于表面,也波及较深的组织。这些反应,有利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的消散。可改善局部循环状况,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