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29502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5
《许桂华走出循环发展新路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许桂华:走出循环发展新路子许桂华是怀柔区怀柔镇多多奶牛合作社的创办者,作为“妇”字号合作组织,她在带动奶农致富的同时,还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1998年,农民许桂华联合8户奶农建立起了一个小型奶牛养殖场,但由于奶价低廉,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盈余。后来,许桂华自己投资建起了一个奶站,直接向三元公司供奶,减少了中间环节,收入也随之提高。2002年,许桂华与其他养殖户联合办起了多多奶牛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内联养殖户,外联市场,为奶牛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怀柔镇乃至全区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有养殖户109户,占地120亩,
2、存栏牛2000多头,鲜奶年销售量3600吨。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许桂华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第一循环一一以养殖场的粪便、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种植双泡菇,把种植后的残渣及剩余的粪便制作颗粒燃料;第二循环一一以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以净化为核心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即水处理后养鱼,把养鱼后的水浇灌花草,形成以牛养鱼、以鱼促牛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第三循环一一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以沼气为纽带,拓展种养生态生产模式,实现农村能源、农业环保与农民利益三者的有效对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合作
3、社建成了鱼骨式挤奶厅,装备先进的挤奶、冷却和储运设备。此外,合作社还与北京光明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日销鲜奶10吨。经过几年发展,多多奶牛合作社先后带动周边100多名姐妹走上奶牛养殖致富路,户均年收入近5万元。彭明文:永不停步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彭明文是怀柔区长哨营乡富民农机协会的会长,现在却已成为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原来该协会有会员30多户,主要是在农忙时节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但进行农机服务的时间每年只有一两个月,其余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为增加致富途径,作为会长的彭明文就提出发展食用菌生产,由于该协会完全为民办协
4、会,入会农户热情很高,已集资40多万元投入食用菌生产。目前,共征地20余亩用于10座大棚的建设,并拥有林地20多亩,依托北京绿正集团引进了杏抱菇、小白平菇、黑平菇、白灵菇等品种,现已经繁殖杏泡菇二级种1万棒,可形成各类菇成品15万棒。在食用菌生产中,彭明文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面对有限的资金,他自主开始了对食用菌相关技术的探索,在食用菌灭菌消毒技术和简易菇棚的搭建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创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彭明文已带动全村40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此外,他还带动协会之外的其他村的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实施订单式农业,为他
5、们提供菌种、菌棒、相关技术,并负责收购。同时,连延庆县的村子也得知了他的“名望”,积极要求和他合作。现在,该协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协会确定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的发展模式,通过与该村的柴猪养殖合作社共同合作,发展以食用菌、柴猪与柴蛋鸡养殖、太阳能沼气、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四位一体的循环模式。赵成岐:一个民俗户带起一个产业村赵成岐是怀柔区九渡河镇西水峪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赵成岐认识到,仅仅依靠几分地、十几棵果树,农村难以改变落后面貌,农民难以走上富裕路,必须依靠资源,拓宽农民富裕渠道。西水峪村自然资源丰富,有长城、有水库、有青山绿水,就
6、是农民富裕的宝贵资源。于是在自己的家率先搞起了民俗旅游业,主要经营餐饮住宿。在赵成岐的带动下,全村大部分农户纷纷搞起了民俗餐饮业。为了规范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赵成岐于2006年1月9日注册了“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小西湖民俗旅游协会”,并亲自担任会长,全村67户民俗户全部入会,并为全体民俗户集体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民俗户按照五统一,即:对民俗户统一建立了档案,统一挂牌经营,统一着装,统一餐饮住宿价格,统一民俗户标识灯箱进行经营。为方便游客,在村委会设立民俗接待咨询站,受到游客的好评。为提高民俗接待户的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赵成岐每年都邀请区劳
7、动局和大专院校的老师对民俗户进行民俗礼仪、民俗英语、民俗烹饪等方面进行培训,每年培训5次;并组织民俗户外出参观学习,举办“我有一招鲜”民俗餐饮技能大赛,提高了民俗户整体素质,提升了全村民俗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一个民俗户带起了一个民俗村,民俗旅游成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52万元,其中民俗旅游收入214万元,占总收入的85%,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1.5万余元,名列全区前列。夏树清:突出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夏树清是怀北镇红肖梨协会的会长。为了有效解决怀北镇分散经营、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怀北镇河防
8、口村民夏树清组织果农成立了该协会。自协会成立以来,共带动果农1360户,带动人口6200人。年产销红肖梨200万公斤,收入800多万元,户均增收5882元,占果农全年收入的85%以上。为充分发挥政府和基层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