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

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

ID:59422453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6

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_第1页
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_第2页
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梵高著名作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梵高著名作品梵高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的太阳。《向日葵》朵朵燃烧的生命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铭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

2、精神情感。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朵朵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口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在这里你用“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吃马铃薯的人》——记录真实梵高的绘画技巧

3、在1884年的学习中不断提高。4月上旬,文森特•威廉•梵高重新开始了他对农民吃饭这个主题的研究;“无论成功与否”他说“我打算开始研究所有这些图形”o《吃马铃薯的人》画面看来较为笨拙,但有一股力量。他寻求的是真实的农民的画。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抓住对象。在这幅画上,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朴。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微绿

4、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显示出强烈的光点,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汽,这一切都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红色的葡萄园》——唯一卖出的作品《红色的葡萄园》描绘了阿尔农妇采摘葡萄树的景象,梵高特意将葡萄树画成极具表现力的红色。该画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作品。普照的阳光、火一般的光线的扩散、血红色的葡萄园、热情和紧张的色调的炽热。该幅画呈梵高惯用的深远空间感,他用红色来描绘葡萄树,极具表现性。凡•高希望在他的作品中为我们画出酒的酵素和醉意、令人发狂的热气腾腾。他的色彩中的喧闹性暗示了无节制的狂欢,葡萄园被看作是异常的促进者和主要的源泉。《

5、星夜》——梵高的宇宙梵高的《星夜》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像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星夜》是一幅既亲近乂茫远的风景画,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高大的白杨树战栗着悠然

6、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乌鸦群飞的麦田》一一无言绝命书《乌鸦群飞的麦田》是文森特•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乌鸦群飞的麦田》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画上的群鸦仅仅是一些用浓重的黑线构成的飞动线条,低低的压向大面

7、积的橙黄色麦田,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画面上布满密集的短而硬直的粗笔触,它并不象征任何物象,只有一种颤动感,梵高试图表达所谓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所以这幅画被视为文森特•威廉•梵高自杀的预告。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夭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热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他是伟大的画家,以生命倾注画作、以作品诠释生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