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ID:5940370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_第1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_第2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_第3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雨湖区长城中学 徐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鼓、真空玻璃罩、抽气机、闹钟、蜡烛、扬声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公鸡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雷声、婴儿的哭声、小鸟的叫声。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

3、、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认识声现象》。  二、进行新课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验探究:①.让学生感知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②.观察小鼓敲击发声时的情况。  ③.观察音叉敲击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乘势提出:声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解决议一议: 思考:物体振动发声,当物体不振动时有什么现象?教师演示:小锤敲击音叉,音叉

4、发声;用手捂住音叉,发声立刻停止。师生总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幻灯片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思考:说出以下物体是如何发出声音的①、苍蝇飞舞起来,由翅膀振动发出声音②、笛管里面的空气振动而产生声音③、由琴弦振动产生声音④、由木鱼振动而产生声音4、练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中的声源分别是_空气_,_水_和_声带_.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而发声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阅读课本37页,回答以下问题:①声音的传播与(水波)相似。②击鼓时,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

5、变(密);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变(疏)。这样空气中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师生总结:声音以声源为中心,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提出问题: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传播吗?如果不能,那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呢?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①、开始没抽空气:此时声音是怎么样的?②、逐渐抽出空气:你听到的铃声有何变化?③、猜想:如果里面的空气都被抽空,那会怎样?实验结论: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3、教师提出:什么样

6、的物质可以做声的介质?思考1:敲击音叉,音叉振动产生声音,音叉与你的耳朵中间隔着什么?说明了什么?思考2:实验: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思考3:①、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见音乐,做出优美的动作。②.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师生归纳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想一想: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4、教师演示:会“跳舞”的烛焰学生思考:观察音响打开之前烛焰的状态,再对比

7、音响打开之后烛焰的状态,想一想: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烛焰获得了能量,这些能量由声源发出,经声波传播而来。三、声速1、教师讲述什么是声速2、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声速表3、结论::(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2)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1、思考: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幻灯片出示课本图3-1-1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听觉神

8、经2、科学探密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六次,蚊子每秒振动二百五到六百次.当蝴蝶和蚊子同时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你发现了谁?为什么?结论:频率: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人的声带振动能够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20Hz~20000Hz声音。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