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焉也虚词复习.doc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

ID:59403081

大小:7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28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_第1页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_第2页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_第3页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_第4页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之焉也虚词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虚词复习(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虚词“之”焉”也”的用法。2.提高虚词用法的推断能力。自学自研一、概括“之”焉”也”的用法并画出结构图。课内巩固二、解释句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先妣抚之甚厚2.安能以身之察察3.沧浪之水清兮5.夫晋,何厌之有6.部子之徒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4.安能以皓皓之白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9.苟非吾之所有11.久之,能以足音辩人1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1.去以六月息者也4.信可乐也2.野马也,尘埃也5.南冥者,天池也。13.之二虫又何知3.而彼且奚适也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1.置杯焉则蛟5.犹且

2、从师而问焉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6.不厥秦,将焉取之3.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1.焉用亡郑以陪邻课外延伸1.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2.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靖之战,秦军过靖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

3、上矣。1.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汝之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高考链接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

4、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J*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

5、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魔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6、,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皆可为材且良/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人愚也,则愚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破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

7、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A.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世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繁。A.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