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81593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23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微课教学设计溆浦一中向忠信一、微课基本信息(一)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二)时间长度:8二、教学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三、设计思路:1
2、.本教学设计以乡土地理为主线,以教师讲授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旨在引导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2.学科逻辑的梳理本知识点的教学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展现学科知识过程: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建立联系-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形成地理学科逻辑。3.学生学习逻辑的梳理学生首先过繁昌的马仁奇峰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相关教学资源,找到自然地理要素,然后跟随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探究学习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间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整体。四、教学难点: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3、、录屏软件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等。七、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明确微课教学设计的难点。(一)新课导入:首先课件展示:马仁奇峰风景图片。设问:从图片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景观图片吸引学生,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讲授:图中有植被、水、岩石、土壤等,这些就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二)讲授新课:教师课件展示一段描述地理环境的文字:干旱,降水少,多大风;红壤砖红壤;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多风蚀风积地貌;物种丰富多样;河流少多内流河;荒漠土;流水沉积,多平
4、原和三角洲;植被稀少,多耐旱植物;地表水丰富,河流密布。这些文字中哪些语言是描述我们芜湖地理环境特征的?又是从哪些地理要素描述芜湖地理环境的?教师讲解:“红壤砖红壤;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物种丰富多样,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代表;流水沉积,多平原和三角洲;地表水丰富,河流密布;”这些语言是从土壤、气候、生物、地貌以及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方面来描述芜湖地理环境特征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语言来描述我们芜湖的地理环境呢?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有怎样的联系呢?教师讲解:因为芜湖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所以形成了地表水丰富、河流众
5、多;物种丰富多样,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代表;土壤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流水沉积作用,多平原和三角洲。从这里可以看出气候这一要素影响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地理要素。而其他要素也会反过来影响气候要素。教师还可以举例水文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可以用课件来一一展示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示意图。展示:课本p91页的活动引导探究1:P91活动:(活动问题参考答案:(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份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
6、的、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总结过渡:在这个整体中,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使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展示: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
7、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三)课堂小结: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并深刻理解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它们并非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2019年12月8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