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

ID:5937689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_第1页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_第2页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_第3页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_第4页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山大街窑址出土宋金三彩器赏析7  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宋三彩指“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见汪庆正主编:《简明陶瓷词典》第9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多,逐渐对金代的三彩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三彩器属于低温釉,这种工艺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烧造成功,经过东汉、北朝、隋代的发展,到唐代时,烧造工艺达到了顶峰,创烧出世所瞩目的“唐三彩”。在造型、装饰、色彩和烧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创了陶瓷工艺的新时代。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对宋、辽、金、元三彩及国外的波斯、新罗、奈良等三彩

2、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宋金三彩是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工艺上与唐三彩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坯体原料都是用高岭土制作;器物都是两次入窑烧制;颜色多,不限于黄、绿、白等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有:①胎的区别。宋三彩的胎料一般呈白和灰色,少量呈灰黄或红褐色。②釉的区别。宋三彩在釉色上注意色彩的相互调配,重视彩釉的自然交融和浓淡变化,绝少使用唐代的单彩散点装饰等。宋三彩注重物体的原色,在色彩上追求接近原物,呈现出一种沉静素雅的形式。比如说,人物的肤色往往用浅淡的颜色来表现,服饰、头发色泽用深色加以衬托和对比;花卉常常是橙

3、色或红色的花瓣,茎叶则是用绿色来展现。③图案装饰的区别。宋三彩擅长用图案来装饰,而唐三彩则注重颜色的鲜艳。宋三彩常见图案有莲花、牡丹、海水鱼纹、莲池鸳鸯等自然景色。不仅如此,还有反映社会生活的婴戏图、历史故事等等,这些在唐三彩中是绝少见到的。④器类、用途的不同。宋三彩器物种类多样,以枕、瓶、炉、盘、碗、盆、罐等器皿为主,用途主要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唐三彩种类单一,多为人物和动物俑,用途也往往是墓葬中的随葬器。⑤另在一些宋三彩器上出现刻划或墨书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有纪年铭、所属铭、北曲小令和古诗佳句,还有“张家造”、“赵家造”等商业铭文。这

4、些是唐三彩中没有的。宋三彩商品性非常浓,往往是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销售的。7目前所知,山东地区烧制宋金三彩器的窑址最重要的就属淄博的博山大街窑址。博山大街窑址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城内,东临峨眉山,西濒孝妇河。窑址沿河分布,长约1.5公里,宽约0.2公里,是一处北宋晚期至元代的窑址,该窑于1978年10月发现。1982年6月和10月,淄博市博物馆先后两次进行考古发掘,清理窑炉两座,出土了440余件颇具特色的陶、瓷器。出土的瓷器主要有:碗、盘、罐、盆、执壶、灯、瓶、杯、盅、壶、盂、高柄炉、盒、钵、洗、枕等日常生活用具,牛、马、羊、狮、鹿、龟、

5、象等动物模型,以及武士俑、侍女俑、骑马武士俑、文吏俑等各类陶俑,还有围棋子等。陶器主要有陶钵、陶球、弹丸、蛙范、枕范以及一些窑具,如匣钵、器皿状支垫具、垫饼、坩埚等(见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文物》,1987年第9期)。现将出土的三彩器分类介绍如下:(一)执壶三彩葫芦形执壶(图1)宋代器,口径1.9厘米,底径6.3厘米,高19.7厘米。葫芦形状,敛口,平唇,圆钮,束颈,鼓腹,平底,椭圆形把手,长弧形龙口流。胎骨细腻较硬,呈灰白色。全器施深黄釉,口的上部及腹部的局部加施绿釉,外底无釉。葫芦形体呈瓜形,上下分别饰覆、仰浮雕

6、莲瓣纹,中间饰六组竖线纹,每组三道。颈部有箍饰,并系有带饰垂至腹部。肩部饰席纹,下刻饰月牙形花朵纹宽带饰,两侧分别与把、流相连。腹部亦呈瓜棱状,间饰六组竖线纹。下腹至底部饰仰莲瓣纹。全器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是宋三彩中的一件精美之器。三彩瓜棱形执壶(图2)金代器物,通高12.5厘米,底径5.5厘米。整体呈瓜形,施金黄色釉。小口,盖作瓜钮状,施绿釉。深腹呈瓜棱状,平底。弧状流,另一侧饰拱形把手。此壶是一件形体、色泽都颇为逼真的仿生器。(二)炉三彩莲花炉(图3)7金代器物,高14.6厘米。上为花口深腹炉体,外贴塑双层仰莲花瓣,瓣内刻划缠枝纹

7、和背光坐佛。握柄中部微鼓,下为圆形圈足底座。红褐色胎骨。全器施黄釉,唯贴塑莲花瓣纹间隔施绿釉,釉色晶亮。三彩莲花炉(图4)金代,炉体为敞口,沿外翻,弧腹,腹部贴塑单层6个莲花瓣纹,花瓣内模印缠枝莲纹和摩尼珠。柄较短,束腰,圆形高圈足底座。外饰褐黄釉至圈足处,釉色晶莹。黄釉狮形炉(图5)金代器,高20.2厘米。炉子口,应有盖。弧腹,外部贴塑双层10个仰莲瓣,圆润饱满,错落有致。细腰立于狮背,腰上刻圆圈纹和棱形小方格篦划纹。座为立狮座,狮子头向左倾,张口龇牙瞠目,鬃毛外张,整个脸部近圆形,与真实的狮子在脸形上有较大差别。狮子前部和后面束带

8、,尾巴高高翘起,将炉体托住,起到加固作用。狮子左侧有一驭狮人,为胡人装饰,身着胡服,头带高帽,右手牵狮。炉柄部、狮子背上驮垫及驭狮人均饰小型圆圈纹。最下部为覆莲莲座。外部均施黄釉。三彩狮形炉(图6)金代,高16.6厘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