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肌电实验设计.doc

肱二头肌肌电实验设计.doc

ID:59336671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肱二头肌肌电实验设计.doc_第1页
肱二头肌肌电实验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肱二头肌肌电实验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肱二头肌肌电图实验一、目的要求观察站姿小臂屈伸时,肌电图显示器上的波形大小与肱二头肌肌肉用力的关系。二、基本原理1.肌电图是骨骼肌在收缩前的电兴奋活动,经过引导、放大、记录而成的图形。2.用于引导机电的电极有两类:针电极(包括普通针电极、埋藏电极、微电极)和表面电极。由于针电极必须刺入肌肉内,不适合在运动中使用。表面电极根据容积导体原理设计,即肌肉收缩时,动作电位可以从肌纤维组织液反映到皮肤表面。3.骨骼肌受到刺激时先发生兴奋,随后才发生收缩反应,力量训练能导致成人肌纤维数量的增加。持续地牵拉肌肉,可引起肌纤维数量的增加

2、及肌纤维体积的增大。在放置表面电极时,应置于肌纤维分布较多处。三、实验器材肌电图仪(包括放大器、显示器、记录仪)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表面盘状电极、导电膏、70%酒精、哑铃等。四、方法与步骤1.定标为保证对肌电图进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在记录肌电图之前,先要给放大器输入一个标准电流,依据所测肌电的振幅范围选择定标电压值,一般分为50μV-1mV。此时可以根据显示器或记录仪上显示的振幅调节增益,使之达到所需幅度。一般使用表面电极记录的肌肉放电频率多在100-500Hz,通过表面电极可记录的肌电频率范围10-1000Hz。2.固定

3、表面电极(1)皮肤处理剃除贴电极出汗毛,再用酒精或丙酮清理皮肤表面,用细砂纸去除表皮角质层至皮肤微红,尽量使皮肤电阻在3000Ω以下。(2)加导电膏于测量电极上。(3)电极分正负两极,找到肱二头肌中部,按肌纤维走行贴于肌腹处,两片电极之间距离约2cm,用胶布加以固定,辅助电极贴于同侧肢体肌肉分布较少的部位。(4)将导线正负极与电极相连接,放大器至于测量位,此时肌肉收缩,在显示器上应有肌电图显示。3.肌电图观察与分析(1)波形与选择的电极有关。表面电极反映肌电图--由于反映较多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表面电极描记的肌电图呈“干

4、扰型”波。(2)当肌肉收缩强度加大时,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增多,放电频率随之增加。4.站姿小臂持哑铃屈伸(1)受试者直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上体稍前倾并避免摇晃,挺胸抬头。(2)要求受试者持哑铃做匀速屈伸练习。哑铃重量分三个阶段逐渐增加(轻重量、中等重量、较大重量)。在三个重量阶段下分别进行肌电图实验,观察显示器波形变化。三个阶段间隔时间充分,是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快速恢复。五、预期实验结果(1)让测试者肌肉放松,此时运动神经

5、元无冲动下达,运动单位不活动,显示器上呈现一条直线,称为静息状态。(2)受试者持哑铃(由轻重量--中等重量--较大重量递增)做肌肉随意收缩,由于重量逐渐增大,肌肉用力也会逐渐增大,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逐渐增多,所以在显示器上记录的动作电位的波形,也随收缩的加强而逐渐增大。(3)做屈伸时,连续用力屈伸,使肌肉疲惫会导致波形不稳定。六、由预期结果引申其力量练习由实验预期结果得知:肌电图显示器上的波形大小与肌肉用力有关。肌肉用力小波形小,肌肉用力增大波形变大,肌肉连续用力疲劳波形不稳定。所以锻炼时,应该注意:1.采取分组练习,

6、每组8-12次/组。组间休息时间充分,使肌肉充分放松。2.在锻炼时注意分阶段进行,慢慢增加持重(由轻重量--中等重量--较大重量递增),使肌肉受力逐渐增加,避免因大力拉牵导致肌肉受伤。3.哑铃重量不同时,练习的次数与组数也要相应的加以变化。轻重量12次/组,6组;中等重量10次/组,4组;较大重量8次/组,4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