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28732
大小:1.5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20
《国学中的人生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学中的人生论“人生论”主要指对人生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国学中的人生论包含着对人生矛盾的深入思考和人生智慧的深切体悟,对启发我们生活得更加通达和智慧很有意义。Contents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人生目标的“高低”观国学中的“生死”观国学中的“是非”观四.一.二.三.国学中的“善恶”观五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一.国学中的“是非”观四.Contents国学中的“苦乐”观国学中的“理欲”观国学中的“义利”观国学中的“公私”观九.六.七八.国学中的“义利”观八.国学中的“荣辱”观十国学中的“公私”观九.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一.人生有真实,永恒的意义吗?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一.佛
2、教《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维摩诘所说经》夫人生......攘攘百年,电光火石,离合悲欢,转眼而毕,此亦如戏之顷刻而散场也——李调元《剧话序》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一.人生意义的“有无”观一.第五回《红楼梦》总收尾说:“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
3、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第一回:“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死亡会解构人生的意义。但也会激发人们去追求不朽的人生意义。如何“死而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真正的不朽:“太上有立德
4、,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后人“立德”——道德操守“立功”——事功业绩“立言”——著书立说胡适:社会的不朽论P185曼狄诺《羊皮卷》我到这个世上只有一次能做的好事现在就做能给的帮助现在就给——无论是对谁让我现在就做吧不要拖延也不要忽略因为我到这个世上只有一次态度:人生有意义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现在人们的潜力一般才发挥到3%-5%,据说如能发挥到10%,你就能背过120部英国的百科全书,所以要争取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寿命:70-100;140左右。人生目标的“高低”观二.人生只有一次
5、,人生的意义往往凝聚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人不可无目标。《论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阳明:“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夫之:“人之所以异于禽着,唯志而已矣。”人生的目标有高低之分,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高的目标就是最适合你的个性与能力的目标。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庄子指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适其适”,而不是“适他之适”。逍遥就是适性: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人生目标有阶段性特征。《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生命成长是阶梯式的。“十有五而志於学”——“学”是学习、修养、奋斗“三十而立”——“立”是在人群社会中立足,有职业养家活口,也依礼依出处进退。“四十而不惑”——明白因果关系,知道痛苦与罪恶在人间难以避免,以及合理因应与情绪上的调和。理性通明。知天“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违背“天命问题。“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畏天顺天乐天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现代汉语辞典》:1、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2、(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古罗马诗人贺拉斯: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法国1
7、7世纪的思想家拉罗什福科: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我们幸福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法国作家方登纳:幸福就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关于幸福,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人言人殊。我的目标:幸福办法:追随我心,坚忍不拔。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王充《论衡·论死》顺其自然。“生死往来,犹如昼夜”(王畿《龙溪集·留都会记》国学中的“生死”观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