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

ID:59325207

大小:1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29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XXXXX—XXXX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TechnologicalrulesfordetectingfungicideresistanceinPhytophthoracapsiciontomato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XXXXX—XXXX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测定方法25 数据统计和分析36 检测报告的形成及归档5附录A(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霉菌菌落

2、培养特征及孢子囊形态特征66DB36/XXXXX—XXXX前言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烈干、邹芬、马辉刚、涂玉琴、王美清、王修慧、朱跃冬、朱业斌、赖金美。6DB36/XXXXX—XXXX标准名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番茄绵疫病菌抗药性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番茄绵疫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NY608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原药Technicalgradematerial未经加工的农药原产物。3.2 抗药性fungicideresistance有害生物群体对农药产生敏感性下降的遗传变化称为抗药性。3.3 抑制中浓度(EC50)Medianeffectiveco

4、ncentration(EC50)指在试验时间内,抑制50%菌丝生长或孢子萌发所需的药剂有效浓度。3.4 番茄绵疫病tomatobrownrot指由疫霉属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侵染番茄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病害。6DB36/XXXXX—XXXX1.1 敏感基线sensitivitybaseline在同类作用方式的杀菌剂使用之前,靶标病菌群体中不同菌株对一种药剂的敏感性(EC50值)分布曲线,常用平均值及95%置信限表示。1.2 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菌饼置于含药的平板中央,通过菌丝生长速

5、率来检测病菌的抗药性水平。2 测定方法2.1 菌丝生长直径法将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的供试药剂(烯酰吗啉、霜脲氰、嘧菌酯、氟吗啉、霜霉威、精甲霜灵、百菌清等及其混剂)与培养基混合,以菌丝生长速率快慢来检测番茄绵疫病菌对药剂的抗性水平。试验时,先进行预备测定,将各待测菌株移入含上述杀菌剂0.1、1.0、10、100μg·mL-1的培养基平板中培养7d,根据其生长情况设计正式测定时的杀菌剂系列浓度梯度。2.2 培养基的制备2.2.1 基础培养基取50g黑麦种子在适量去离子水中浸泡24h~36h,捣碎机捣碎,55℃~60℃水浴1h~2h,双层纱布过滤,55℃~60℃水浴1h~2h,双层纱

6、布过滤,上清液补水至1000mL,加入琼脂15g,121℃高压灭菌30min。2.2.2 选择性培养基待基础培养基冷却至50℃~60℃时,加入利福平20mg.L-1,氨卞青霉素200mg.L-1,70%五氯硝基苯100mg.L-1,充分摇匀后倒入培养皿中。2.3 绵疫病样的采集、分离和保存2.3.1 菌株的采集在田间选择刚发病的番茄叶片,装入一次性小塑料袋内,置于冰块中,1天内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2.3.2 病原菌的分离6DB36/XXXXX—XXXX将采回的病叶用自来水和灭菌水冲洗干净,凉干后,背面朝上置于灭菌过的2%琼脂培养基上,16℃~20℃培养箱内光暗交替(12h/12

7、h)保湿培养4~5d,发病后挑取霉层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16℃~20℃培养8d~10d(菌落直径长至2cm~3cm)。1.1.1 绵疫病菌的鉴定挑取少量分离纯化的菌丝制成玻片,在100倍显微下观察菌体形态。当菌体形态与附录A相符时,则确定所分离的病菌为绵疫病菌。1.1.2 病原菌的保存挑取分离出来的绵疫病菌少量菌丝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在培养箱中16℃~20℃黑暗培养2d~3d,再将菌落边缘单菌丝的尖端连同培养基一起切下,置于斜面基础培养基上,16℃~20℃黑暗培养14d后,加入灭菌过的石蜡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