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ID:59314972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5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_第1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_第2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_第3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_第4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

2、课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通过对统计表的分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探索出用更直观的方式——韦恩图来帮助解决统计中含有重复部分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过程:一、引入生活实例,感悟重复现象。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过排队的经历,假如:在一列队伍中,从前数小明排第五,从后数他还是排第五,请问:这列队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画图、计算等多种方法说出自己的答案。【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共有9人,5+5-1=9人师:算式中的5、5和

3、1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在图中圈出)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前5位同学中有小明同学,后5位同学中也有小明同学。小明被加了两次,所以减1。师:我们通过画图,圈图,列式计算等方法成功解决排队问题。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评析:使学生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初步感知集合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准备良好的条件。】二、探究解题策略,渗透集合思想1、创设问题情境,激

4、发学习兴趣。师:这里有咱们学校刚刚发布的一则通知,请同学们看一看。(出示通知)通 知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决定在三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班各推荐8名同学参加语文小组,9名同学参加数学小组。竹园小学教导处2012年2月20日师:根据学校的通知要求,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17人,少数学生会有质疑。)2、出示原始数据,制造认知冲突。师:这是三(1)班上交给学校的学生名单,请大家仔细看看,他们班是不是一共有17人参加了这两个小组?你们发现了什么?

5、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语文陈东杨明丁旭赵军张伟王爱华刘红李芳数学周晓于丽杨明卢强陶伟李芳朱小东王志明刘红学生发现:因为有重复的,直接用8+9计算不对。【评析: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句话启迪我们,激起学生内心的疑问是引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源泉。当教师问学生“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问题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作出了回答,声音响亮、语气肯定。“确定是17人吗?”,随着教师轻轻的一句反问,加上“学生名单”的适时呈现

6、,学生的头脑里跃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过去求总数就是直接把各部分的数量加起来的呀,怎么在这里行不通了呢?认知冲突出现了,遇到新问题了,于是研究“重叠问题”变成了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需求。】3、寻求解题策略,经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⑴探究: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3个人重复了吗?你能想想办法,怎样重新设计一下这份名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是哪8个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是哪9个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是哪3个人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对统计表进行重新设计。⑵汇报: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交流,并对各

7、种方法进行对比,形成自己的判断。作品一: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语文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数学杨明李芳刘红王志明于丽周晓陶伟卢强朱小东作品二:语文小组数学小组李芳陈东丁旭王爱华张伟刘红赵军李芳陶伟卢强杨明于丽杨明周晓刘红王志明朱小东作品三:语文小组数学小组陈东丁旭王爱华张伟李芳刘红赵军李芳陶伟卢强杨明于丽杨明周晓刘红王志明朱小东作品四:语文小组数学小组陈东丁旭王爱华张伟李芳刘红赵军陶伟卢强于丽杨明周晓王志明朱小东【评析:智慧出于指尖,思维源于动作。直观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

8、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积极的开端和持续的势头,通过比较多种解题策略,使学生充分感受集合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魅力,也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⑶揭示: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在100多年以前,他第一个想到了这样的图,因此这种图就叫韦恩图(板书:韦恩图),也叫集合图。(课件同步呈现图片及相关文字)⑷抽象:师生共同在黑板上整理韦恩图,用一个圈表示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再用一个圈表示参加数学小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