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

ID:59306788

大小:5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5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_第1页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_第2页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_第3页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_第4页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Vojta疗法上课讲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内容:Vojta疗法日期时间:2012.9.21培训地点:康复中心学习室主讲:丁玉莲参加授课人员:实习人员:刘桃珍霍丽李游黄杏周晓敏朱双元段兰肖云燕张纳黄小妹周坤梁小丽刘婷蒋丽娟周水利刘慧谭亚琼进修:杨海英夏志鹏林秋艳黎珊请假:李游黄杏Vojta疗法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二科丁玉莲起源Vojta疗法由西德学者Vojta博士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建,是一种集诊断、治疗、预防为一体的运动疗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来诱导产生全身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机能,因此也称其为诱导疗法。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

2、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据Vojta报告了207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199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本法有自成一体的Vojta姿势反射,用于早期诊断脑性瘫痪。Vojta法通过反射性腹爬和反射性翻身两种手技诱发患儿的运动能力、用身体各部位支持身体的能力、抬起身体的能力及移动能力,同时促进患儿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等,进而改善患儿的异常姿势、运动模式,促进正常姿势运动模式的发育。Vojta姿势反射检查法Ø1 拉起反射Ø2 立位悬垂反射Ø3 俯卧位悬垂

3、反射Ø4 侧位悬垂反射Ø5 Collis水平反射Ø6 倒位悬垂反射Ø7 Collis倒位垂直反射基本原理Ø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地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Vojta发现Ø反射性移动运动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人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新生儿和脑瘫患儿同样存在。新生儿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将反射性移动运动综合为协调的复合前进运动,即随意运动。Vojta的生理学机制Ø1、脑的可塑性。神经组织虽然不能再生,但完全可以再构造,即神经

4、元与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并且年龄越小再构成的代偿能力越强,治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Vojta的生理学机制Ø2、促进髓鞘化。经常受到刺激的神经,其纤维的髓鞘化作用加强。Ø3、促进突轴传递作用。增加刺激可促进突触递质释放。增加突触电位。Vojta的生理学机制Ø4、正反馈回路机制。刺激引起的结果,又作为第二刺激信号,经深部感觉传入中枢,如此反复刺激反复强化,可使运动模式得到记忆和加强,进而达到治疗目的。Ø5、促进皮层内运动代表区﹝神经核团﹞的形成和完善,如头、手、唇、足等。Vojta的生理学机

5、制Ø6、空间和时间性易化机能。Ø7、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移动运动三要素§对于姿势变化的反射能力(姿势反射能)§对于头颈、躯干、肩胛带、骨盆带的支持能力(起立机能)§对于等张收缩引起的各关节的角运动及四肢末梢的运动(相运动)Vojta疗法的优点Ø1、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Ø2、手法简单,容易掌握。Ø3、Vojta疗法不需要复杂的、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要一个温暖、光线充足的场所和一张治疗台即可。缺点Ø1、治疗时由于在诱发部位上压迫刺激较强,呼吸功能或体质较差的患儿不太适应。Ø2、治疗时因较强的刺激,患儿往往哭闹激烈,特别时因刚开始训练

6、,给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不能坚持治疗而影响效果。诱发带Ø诱发带有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两种,主诱发带多分布在肢体远端,辅助诱发带多分布在躯干上,治疗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选择适当的手法Vojta治疗手法A.出发姿势B.主诱发带C.辅助诱发带D.出现反应E.适应证反射性俯爬[简称R—K]Ø[一]反射性俯爬是在患儿俯卧位的姿势下,促进头部回旋上抬、肘支撑、手支撑、膝支撑等机能以及爬行移动的训练手法。1、出发姿势Ø小儿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30°,头稍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Ø(1

7、)颜面侧上肢Ø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Ø肘关节:屈曲40°。Ø手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Ø(2)后头侧上肢Ø肩关节:内收、内旋,位于躯干一侧。Ø肘关节:伸展、前臂稍内旋。Ø手指:呈自然的半伸展状态。Ø(3)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Ø髋关节:外展、外旋30°。Ø膝关节:屈曲40°。Ø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节的延长线上。主诱发带Ø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Ø刺激方向:颜面侧肩胛骨。Ø2、后头侧上肢前臂末梢桡骨远端,腕横纹上二指处;Ø刺激方向:与上肢外展,向前移动相对抗;Ø3、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Ø刺激方向:股关节方

8、向;Ø4、后头侧下肢跟骨;Ø刺激方向:垂直向下。辅助诱发带Ø1、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或下角;Ø刺激方向:颜面侧肘关节;Ø2、髂前上棘;Ø刺激方向:向上;Ø3、肩峰;Ø刺激方向:上方;辅助诱发带Ø4、臀中肌;Ø刺激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