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75887
大小:343.5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20-09-22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心理学盐城师范学院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三章心理物理法第一节心理物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阈限及其操作定义第三节测定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第四节信号检测理论和信号检测实验第五节心理量表法第六节幂定律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这个名词由两个希腊字根Psyche和physike所组成,它是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费希纳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试图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和物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心理物理法。以费希纳为代表的研究称为古典心理物理法,或称为传统心理物理学;以斯蒂文森为代表
2、的研究称为近代心理物理学,或称新心理物理学。最初心理实验的特点(1)心理实验在它发展的最初阶段(大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具有下列特点:企图以实验方法解决简单现象的量的问题。把这样或那样的刺激渐渐从量上加以改变,直到不再产生效应为止,以后再确定最初产生效应的强度。如,渐渐把物体从受试者跟前移开直到受试者不再看见它为止,以后确定相应视角的大小;渐渐增加转盘的速度(在转盘的边上固定着一个光亮),直到受试者看到一个连续不断的亮圈为止,以后确定转盘的相应速度;心理实验的最初特点(2)渐渐增加两脚规上两脚之间的距离,直到两脚之尖端同时接触皮肤时,第一次获得两点的印象,以
3、后测定两脚之间相应的距离。这些最初的心理实验应用的一般方法十分类似于某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在这些最初的心理实验中自我观察是初级的,受试的陈述通常只涉及到某些效果的存在或不存在等等。实验的技术也是很简单的,但是上述研究无论从方法和内容上都为以后的心理物理学奠定了基础。韦伯简介韦伯(E.H.Weber,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也是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他在1820年开始研究触觉,他的创造性工作是用实验证明了赫尔巴特的阈限概念。韦伯对心理学有两大贡献。韦伯对心理学的两大贡献(1)第一,他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这个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
4、立之日起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后来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身体各部分阈限的测量,而且用于不同的人,并用“感觉圈”(sensorycircle)来加以解释。所谓“感觉圈”是指每一外界部位都有一族神经纤维,且设想大脑皮层有与外周系统相适应的投射区。目前这种解释已无多大意义,但他的实验方法仍具有很大影响。韦伯对心理学的两大贡献(2)第二,也是他最大的贡献,即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他的发现被总结为一个公式,即:K=ΔI/I公式中:K=常数,Δ=强度刺激增加量,I=强度,Δ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对韦伯的简评后人在评价韦伯律时写道:“当
5、哲学为对心灵的实验研究铺平了道路时,生理学就从实验上来研究作为心理现象的基础的生理机制,下一步就是要应用实验方法于心灵本身了。”韦伯说:“因为对心理过程的准确测量的机会来得那么稀罕,所以我介绍这些研究请心理学家注意”。因此可以说韦伯已经预见到了实验与数量测定的结合对于心理学的意义。费希纳简介费希纳(1801—1887)是德国一位有名的物理学家,是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在哲学上费希纳是个唯心主义的泛灵论者,他认为凡物都有灵魂,而心与物都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不过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扬的哲学观点有科学的根据,必须求得心与物关系的法则,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6、则需要对它们作精确的数学测量。对数定律费希纳假设:①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可以看作感觉上的一个最小变化,每个最小可觉差的主观量是相等的;②一个阈上感觉量可能是由绝对阈限以上有多少个最小可觉差来定量,即假设韦伯定律普遍适用。对数定律:S=KlgR。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K为常数。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函数,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算术级数增加。心理物理学的诞生《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心理物理学实验和以前的心理学实验有着很大区别:(1)心理物理学利用了专门为研究心理物理学制定的实验方法——最小觉差法,正误法和平均差误法;
7、(2)心理物理学为了尽可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乃多次重复同一实验,并对所得结果作数学处理。上述两个特点在心理实验的发展中,标志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向前迈了重要的一步。对费希纳的评价(1)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1842—1910)在费希纳逝世三周年后,作了这样的评论:“费希纳的书是新心理学著作的起点,在正确和技巧上可以说是世无其匹,但据笔者鄙陋之见,其结果实无足称。”对费希纳的评价(2)“世如有所谓‘洞穴的偶像’,那么费希纳的测量公式及以此公式为最后的心理物理律的一个概念,将永为这样的偶像。费希纳本身确为德国的一个理想的学者,既简朴,又灵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