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

ID:59274756

大小:8.0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22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_第1页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_第2页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_第3页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_第4页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赖秋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570228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焦点问题商品虾售价下跌种苗质量明显下降暴发性病害的困扰虾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成倍增加对虾收获规格小、档次低抗生素、农药、重金属元素残留问题种苗质量下降的主要迹象及原因种苗质量差的主要迹象:生长慢个体生长差异大种苗质量差的主要原因:种虾选留不严格连续多代的近亲繁殖育苗过程过多使用抗生素药物虾苗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抑制虾病连年不断的主要原因养殖用水没有经过严格的过滤和消毒技术管理不规范(清淤消毒不彻底、养殖密度过高、水质管理措施不力、投喂管理不严格)防病的

2、观念和措施不正确养殖密度与增氧水平不协调连片虾池间病害的交叉感染对虾养殖生产的主要环节和技术消除病原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选择种质优良的健康虾苗做好放苗早期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做好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的调控科学进行投喂管理切实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彻底清淤消毒,消除病毒传染源海水经过严格的砂滤或消毒处理切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1.全封闭养殖模式2.生产用水预处理养殖模式放养密度的确定1.根据池塘条件(面积、水深、)、换水条件(水源水质)、增氧程度确定合适的产量目标1500--2000斤/亩2.确定对虾收获规格30--

3、35尾/斤3.确定对虾养殖时间120天左右4.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10--12万尾/亩种苗选择的标准种质优良(生长快,个体生长差异小)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强体长0.8—1.0厘米,规格均匀,体色透明,胃肠食物饱满,反应敏捷,活力好。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的作用为池水提供主要的溶解氧来源(70-80%)大量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为虾苗提供适口的饵料营造安静、隐蔽的栖息环境养殖中、后期水质调控技术1.保持良好的水色2.适时适量换水排污3.避免过量投喂4.强力增氧,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5.促进池水的垂直混合对流6.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质改良剂7.定期使用熟石灰(少量多次)8.

4、保持藻类、细菌、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平衡使用优质饲料,严格投喂管理优质饲料有利于的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优质饲料有助于水质的调控过量投喂,增加生产成本过量投喂,加剧水质污染程度例如:优质饲料6000元/吨,饵料系数1.0,每公斤虾的饲料成本6.00元。稍差的饲料5000元/吨,饵料系数1.2,每公斤虾的饲料成本6.00元。虽然饲料成本一样,但使用优质饲料,对虾生长快,体质好,养殖时间短,风险减少,水电费、水质调控费用相对减少,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病害预防的有效措施1.有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2.防病的重点放在改善养殖环境3.尽量少用抗生素药物4.增强对虾的

5、非特异免疫功能5.科学进行水体消毒和使用微生物制剂6.维持藻类、微生物和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平衡“红体”综合症的病因感染白病病毒或桃拉病毒感染弧菌病毒与弧菌并发感染水质、底质恶化(氨氮高,亚硝酸盐高,溶解氧含量低,底部淤泥多)“红体”综合症的控制方法及时进行水体消毒改善养殖环境---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及微生物制剂及时投喂抗菌、抗毒药物病情控制后,适当換水,适当投喂营养添加剂,让对虾尽快恢复食欲背囊式投饵机虾苗中间培育池泰国叶轮式增氧机---电动射流式增氧机纳米管充气增氧罗茨鼓风机海水沙滤井“死底”的特点1.对虾死在池底中央,平时不易被发现。2.虽有少量死

6、虾,但对虾摄食量不减。3.死底通常出现在放养60天以后,对虾规格达到8克/尾以上。4.放养密度越大,危害程度越严重。5.水色越浓、越浑浊,死底现象越严重。6.对虾很少出现暴发性死亡。7.天气闷热,死底现象较为严重。8.药物消毒后死底现象更加严重。“死底”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检查是否投喂过量。提高虾池的排污效率。适量换水,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和沸石粉,保持水色的稳定、清爽。定期施用石灰。虾池中央底部加设充气增氧机,加强虾池中央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垂直混合对流。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或免疫增强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