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拔罐疗法.doc

感冒拔罐疗法.doc

ID:59272386

大小:97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0-31

感冒拔罐疗法.doc_第1页
感冒拔罐疗法.doc_第2页
感冒拔罐疗法.doc_第3页
感冒拔罐疗法.doc_第4页
感冒拔罐疗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冒拔罐疗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冒拔罐疗法感冒是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疚病,涉及到千家万户。患了感冒,许多年轻一点儿的人一挺就过去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强。有一些人患了感冒,是吃些感冒药帮助挺过去。还有一些体质较差的人患)感冒,为了很快治好感冒,则去医院输液。患了感冒吃药、点滴,虽然无可非议,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但造成抗药性的出现,同时也容易引起新的疾病发牛。治好了这种病,却导致了另一种疾病的发生,而且更难治疗,得不偿失。一般来说,感冒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对于风热型,我们拔大椎区,因为火和热是向上走的,对于风寒型,拔腰中区,因为寒、凉是在下面。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于是我们可以在大椎区和

2、腰中医两处都上罐,不管是风热型还址风寒型,都会起作用。如果发热,可以将大椎区改为神道区,也就是大椎区下移一个罐口部位。如果检验白细胞偏高,有炎症,则加拔肝区和脾区,因为肝藏血,脾生血,引起感冒的病菌也是存在于血液之中的,我们吸拔肝区和脾区,可以增加免疫力,帮助消灭病菌。对于中医来讲,以胸膈为界分上、下.对应手足三阴、三阳的经脉,上管火,下管寒,所以,我们拔罐,总是一上一下地选择上罐部位。普通的感冒,大都是偶感风寒,属表证.肺主表,所以还应该在肺区上罐。轻微感冒拔大椎区、腰中区即可,稍重一些在大椎区两侧加拔肺区,或肺上尖区,发热加拔脾区、肝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3、上:指吸拔大椎、神道区;下:指命门、腰中区和尾根区;左:指脾区,包括脾上尖、脾下尖区;右:指肝区,包括肝上尖、肝下尖区。左脾右肝,一定要记住,是最常用的部位。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连续输液10多瓶也没见感冒好转,吃了好长时间的药也不见强。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质比较差,应该从提高自身免疫力着手来治疗,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快捷方法就是拔罐。我们在用拔罐治疗感冒的时候,为了尽快治愈.可以每天拔3-4次,也可以每天拔l—2次,时间可以从40-50分钟,甚至一小时。虽然痛一点,但是效果有时比点滴要好得多。如果感冒的同时伴有严重的咳嗽,在拔罐的同时,取一杯温开水,每当要咳嗽之前,用水压一下咳嗽,起止咳的作用。一般

4、情况下一小时用一杯水就够了,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吸拔华盖区可以治疗咳嗽,效果较好。对于感冒伴有咳嗽应拔华盖区。有的感冒是由于胃肠问题引起的,所以,脐中区及附近的胃肠区、气海区,应该根据需要上罐。感冒,这里是指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春秋气候变化时多有发生。俗话说:无火不感冒。实际上,易患感冒的人,多是自身经络不畅通,身体免疫力差,以至稍受风寒,感冒上身。感冒的症状一般有两种:一是发热、多汗、咽痛、咳嗽;二是不发热、无汗、头痛。对于不发热的情况,取大

5、椎区和腰中区上罐,对于发热的情况,取神道区、腰中区、肝区、脾区上罐。对于发热重的病例,根据情况可以一日上罐2—3次,甚至5次。对于儿童发热的情况,可以在后心区上罐,时间可以短一些,20分钟左右即可,多拔两次。有的发热是由于其他病症引起的,比如是因为胃肠疾病引起的,还要参考其他病症的治疗部位上罐。但是,在未找到病因之前一定要坚持拔罐,控制和减轻病情。【上罐部位】①大椎区;②神道区;⑧腰中区;④肝区;⑤脾区。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

6、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2、方法二(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2)定位 大椎:见前。肺俞:第

7、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