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大地构造学.doc

上届大地构造学.doc

ID:59239375

大小:28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上届大地构造学.doc_第1页
上届大地构造学.doc_第2页
上届大地构造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届大地构造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的组成、地壳构造、地壳运动和地壳的发展的学科;岩石圈:岩石圈从地面向下延伸到低速带,它包括了整个地壳及上地幔的上部,它是软流圈之上的一个刚性的圈层,厚度约20―150km。是地球坚硬的外层,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脆性体,岩石圈也称为构造圈。软流圈:岩石圈之下50--250km深处,这里地震波速度不随深度增高,相反是下降了,出现了一个低速层。低速层是一个柔软的塑性体,它温度较高,接近于地幔在那个深度压力下的熔点,并可能发生部分熔融。低速层就是一个柔软塑性体,在构造上把它叫软流圈。也叫低速层。克拉通:地台的前寒武系基底和地盾

2、一起称为克拉通,是大陆壳最稳定的构造单元,约占陆壳板块面积的70%。地槽:地槽在发展早期是一个不断强烈坳陷和接受沉积的沉降地带,后期褶皱成山系。地槽旋回:地槽从形成坳陷开始,经造山运动形成褶皱带,到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是一个完整的演化过程,施蒂勒称之为地槽旋回。地台: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一般定义为: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又称地壳运动,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地壳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都是地壳机械运动的产物。广义的地壳运动:地壳物质运动的形式不只是指地理景观的变化以及

3、地壳的机械变形方面,而且还应该包括地壳一切物理、化学形式的物质运动,如地热流、地电流、地磁流的变化;岩浆的形成、分异、运移;变质作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分解等等。褶皱幕:褶皱幕又称造山幕,褶皱幕实际上是地壳在相对短期内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在构造上表现为岩层的褶皱和断裂,地层之间以角度不整合为标志。构造旋回:一般来讲,从一个平静期开始到一个褶皱期结束称为一个构造旋回,因此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可以分出若干个构造旋回。板块:1968年,勒皮雄认为地球的岩石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为一些构造活动带(洋中脊、现代造山带、岛弧构造、转换断层)所割裂,形成几个不连续

4、的单位,叫做板块。Wilson旋回:Wilson根据目前见到的从东非裂谷的裂开-红海-大西洋的形成,而后太平洋开始缩小-地中海收缩-大洋消亡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提出一个大洋从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它们被称为Wilson旋回。地幔柱:是源于地幔深部的圆形上升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蛇绿岩套:蛇绿岩套是由代表洋壳组分的超基性-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放射虫硅质岩、软泥)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组合体。其中的超基性-基性岩往往呈现冷侵入式构造侵位,代表板块碰撞时沿地缝合线挤

5、上来的古洋壳残片。混杂堆积:是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其中既有被一系列逆冲断裂而切碎和推覆上来的洋壳或陆壳构造残片,又有因板块俯冲而刮下来的浊流、远洋沉积物(增生柱),以及浅水区崩塌下来的早先形成地层的外来岩块。这种堆积物由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尺度的外来岩块和深海细粒沉积的基质混杂共生,也导致了同一层位中不同时代的化石混杂共生。双变质带:是指区域分布上大体平行、地质时代相近、性质不同成对出现的高压相系和低压相系两条变质带。含油气盆地:指具备成烃要素,有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裂陷盆地:泛指那些由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而

6、导致岩石圈或地壳发生伸展构造变形的沉积盆地。伸展盆地:是由于岩石圈受拉张而伸展、减薄形成的裂陷活裂陷-拗陷盆地。主动裂陷作用:是岩石圈底下的软流圈热物质主动上涌,并引起整个岩石圈的水平引张。裂陷过程是对软流圈和地幔深部热物质主动上涌的反应。被动裂陷作用的力源是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区域水平引张力,地壳或岩石圈的裂陷伸展也可能导致岩石圈底下的软流圈热物质的被动上涌。构造样式:是指一组相关构造的总体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与其他地区或不同时代的另一组相关构造进行区别和比较压陷盆地:泛指在挤压作用下地壳收缩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沉积盆地。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俯

7、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即沿着Benioff带发生俯冲作用,称为B-型俯冲,这时大陆岩石圈作为负荷压在大洋岩石圈之上并使大洋岩石圈发生挠曲作用。A型俯冲:两个大陆岩石圈发生碰撞时其中一个大陆岩石圈俯冲到另一个大陆岩石圈之下,这种俯冲作用方式相当于Ampferer提出的沿着大陆壳内部的大型滑脱面发生俯冲滑移,称为A-型俯冲,这时压在下面的大陆岩石圈发生挠曲作用。前陆盆地系统前陆盆地系统是指在收缩造山带与毗邻的克拉通之间的大陆地壳之上的沉积物堆积的潜在地区,这一地区的沉降主要是与俯冲作用以及俯冲作用导致的周缘或弧后褶皱逆冲带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响应。

8、逆冲断层的相关褶皱逆冲断层在递进逆冲位移过程中,上盘岩层受断层面形态和逆冲位移变化制约会发生褶皱变形,这种褶皱统称为逆冲断层的相关褶皱走滑盆地:在地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