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终极版.doc

中医学终极版.doc

ID:59236969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9

中医学终极版.doc_第1页
中医学终极版.doc_第2页
中医学终极版.doc_第3页
中医学终极版.doc_第4页
中医学终极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终极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学1四大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恒动观念:①生理上的恒动观②病理上的恒动观③疾病防治的恒动观(3)辩证观念4中医的认知与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援物比类,心法和顿悟,试探和反证5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

2、物内部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主要内容:(1)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制约)(2)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相互为用)(3)相互消长(校长,俱长或俱消,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4)相互转化6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定义:“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主要内容: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墙,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指五形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又称相胜。相乘: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相侮: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7藏象学说藏象基本概念:藏:藏于

3、人体内的脏腑器官,鸡内脏。象,即征象,形象。藏象,至人体内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应于外的征象。主要内容:(1)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2)研究精、气、血、精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心:①心主血脉;②心主神志。肺①肺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和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 脾; ①脾主运化;②脾气主升;③脾主统血(a运化水谷,运化水液b主升清,升举内脏)肝①肝主疏泄:a调畅气机b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c通达情志d调节生殖功能②肝藏血: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

4、c防止出血。 肾①肾藏精;②肾主水;③肾主纳气。 心与肾:水火既济,关系;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肝与肾:乙葵同源,关系:精血相互资生和疏泄封藏相互关系。肝与脾:土壅木郁,关系: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共同生理功能:受盛,传化水谷糟粕,具有通降下行特性。胆:(1)胆储存和排泄胆汁(2)胆主决断胃:(1)胃主受纳,腐化水谷(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小肠:(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2)小肠主泌别清浊大肠:主传化糟粕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1)六腑之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2)部位

5、之三焦:分上中下三焦。*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2.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3.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驱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4.固摄作用:指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精与气、血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与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宗气:是基于

6、胸中之气,,属于后天之气的范畴。营气: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8.外感致病因素:A: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1、风邪:⑴风为阳性,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⑵风性善行而数变;⑶风为百病之长;⑷风性主动。2、寒邪:⑴寒为阳邪,易伤阳气;⑵寒性凝滞;⑶寒主收引;⑷寒性清澈 3、暑邪: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⑵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⑶暑多夹湿。4、湿邪:⑴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⑵湿性重浊;⑶湿性黏滞;⑷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⑴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⑵燥易伤肺。 6、火邪:⑴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7、;⑵火易扰心神;⑶火易耗气伤津;⑷火易生风动血;(5)火热易致肿疡B:疠气: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急(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影响其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气候、环境饮食,预防措施、社会因素9.内感致病因素A七情:在长期临床用药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以表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多见心肝脾功能失调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影响病情转归B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C劳逸失度:过劳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