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3389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30
《展双拥文化魅力-促军民融合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展双拥文化魅力,促军民融合发展双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双拥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兴军的重要精神,又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有效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体现了广大军民的根本利益。军民融合需要双拥文化的引领。实践表明,双拥文化做好了,广大军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军地优势资源充分聚合,由此产生的共生效应将会有力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当下,我们更应重视双拥文化建设,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促进双拥工作和军民融合又好又快发展。立足新型农村建设,促进军农融合发展在开展军民共建文化活动中,我们努力让先进军事文化渗
2、透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在村级文化活动阵地中建有军事文化的“自留地”---“民兵之家”,通过悬挂英雄画像、国防宣传标语,开辟优秀读物园地,并免费发放《参考消息》、《解放军报》,使优秀军事文化进村入户、落地生根,为村民们打造崭新的国防文化中心;邀请村中老军人、老战士作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报告,举办村村之间的革命历史教育讲座活动,以村村互相交流打造新农村建设双拥文化软实力;定期放映《太行山上》、《地道战》、《挺进大别山》、《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经典红色电影,组织村民编排抗日战争军民同仇敌忾、新中国建设时期军民披荆斩棘、改革开放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艺节目,并在村民文化中心安
3、排节目演出,激发村民爱国爱军热情;在村里灯箱、广告牌、墙体上印制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标语,定期通过广播朗读优秀文章、先进事迹、双拥模范,鼓励青年踊跃参军,投入国防事业;在村办学校开设军事国防教育课堂,邀请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老师教授国防军事知识,使孩子们从小树立拥军爱国的思想……将一个个红色“嵌”入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探索国防教育深化拓展的新途径、新平台,发挥出军民文化共建的政治和社会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辐射散发国防教育的文化正能量,实现“以文兴农,以农兴军,以军促农”,促进双拥工作和新农村建设融合又好又快发展。走上街道走入社区,营造浓厚双拥氛围双拥工作建设需走上街道、走入社区、走
4、进企业、走到家庭,在广场、公园、社区绿地建设双拥文化长廊、军史背景墙等,在各公交站点开设国防宣传标语,以文字的力量教育人、激励人,以图片的力量感染人、熏陶人,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环境,增强教育普及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建设双拥一条街,临街商户、门店、停车场等地设置双拥宣传标语标志,拓宽了双拥建设的参与范围,宣传国家的优抚政策,颂扬优抚对象的先进事迹,让优抚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传播双拥知识;重点打造“革命故事宣讲团”文化品牌,组织老八路、老英模、老党员打造“革命故事宣讲团”面向社会,义务承担起辅导青少年,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借助社会力
5、量,挖掘整理山西革命烈士故事,组织革命故事演讲比赛,举办革命英模故事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引导社区、团体开展唱爱国歌曲、看红色影视、讲革命故事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军民在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进一步促进形成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文化自觉。同时,大力宣扬军地涌现出的双拥模范事迹,总结推广双拥创新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力。创作双拥文化精品,提升双拥文化内涵文化精品是一个时代文艺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着
6、文化繁荣的方向。创作震撼的双拥文化力作精品,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品质保证,《亮剑》、《北平无战事》、《潜伏》、《长沙保卫战》等优秀剧作深深地感染着群众,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播出都在群众中引起爱国爱军的小浪潮;我们更需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军政军民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创作出融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政策制度于一体的的影视、小说、散文等文化佳作,让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在耳熟能详中砥砺精神、锤炼品质、陶冶情操;当地剧团要突出双拥艺术,培养文艺骨干,编演山西精品双拥节目,定期为驻地群众和驻军奉献艺术盛宴;同时
7、,必须加强双拥和国防教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双拥文化建设者和传播者的自身文化素质和能力,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参与和领导双拥工作,弘扬社会主义双拥文化,提高文化双拥水平,提升双拥文化内涵。借“互联网+”东风,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我们需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双拥工作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