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22233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十矿地质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地质特征1)、主要地层:井田上石炭统太原组(C2t)、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为含煤地层,总厚785m。含煤41层,煤层总厚36.30m,含煤系数4.62%,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八层。共划分为九个煤段,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一煤段;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煤段;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划分为三、四、五、六共4个煤段;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划分为七、八、九共三个煤段。2)、构造、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总体为一倾向北北东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沿倾向发育的十矿向斜和郭庄背斜组成
2、了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断层以郭庄背斜轴与十矿向斜轴之间的原十一矿逆断层、牛庄逆断层为主,它们共同构成了井田的主干构造,褶皱轴向、断层走向基本平行,呈北西向展布,规律性明显,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两向一背两断层”,主要构造形迹描述如下;3)、褶皱(1)李口向斜:位于北部扩大区边界,为平顶山矿区主干构造,是一宽缓的复式向斜,向斜轴部走向300°~310°,轴面近直立,向北西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向斜轴部地层倾角较为平缓,向两翼倾角逐渐变大,两翼倾角4°~14°。二1煤层-650m底板等高线以深的地质构造主要受李口向斜控制,该块段处于李口向斜轴东部收敛仰起端的过渡区,属于应力集中带
3、。(2)郭庄背斜:位于井田中部,沿老沟村、北翼进风井、郭庄一线展布,向西消失于一矿28勘探线附近,东延纵贯十二矿,延伸长度6km以上,该背斜轴北距李口向斜轴约3.5km。走向300~310°,与李口向斜基本平行,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5~8°,北东翼稍陡,倾角5~27°,在-320m标高附近倾角最大,轴部转折端处平缓。背斜南东端仰起,北西端倾伏,倾伏角4~6°。背斜轴部五、四煤段煤层产状变化不大,并且基本平行协调一致,二1、二2煤层产状则波状起伏,在轴部常产生次生小褶皱。背斜北西段被原十一矿逆断层切断,断层走向与褶皱轴交角10~20°。该背斜已被钻孔严密控制,在矿井下已
4、被丁、戊采区回采五、四煤和北翼中区己四采区回采二2、二1煤证实。(3)十矿向斜:位于井田南部、牛庄~东工人镇一线,规模与郭庄背斜相当,与郭庄背斜共同组成井田的宽缓褶皱构造。两褶皱轴间距0.8~1.0km,轴向305°左右,轴面近直立,延展长度约6km,两翼大致对称,北东翼倾角5~8°,南西翼倾角5~10°,轴部宽缓。枢纽南东端仰起,呈封闭收敛状,北西端倾伏撒开,倾伏角4°,略显波状起伏。该向斜被钻孔已严密控制,在井下已被丁、戊采区回采五、四煤和南翼己二采区回采二1、二2煤证实。4)、断层十矿井田范围内共发现落差≥20m断层7条,除F12、F13为正断层外,其余5条均是逆
5、断层,分述如下:(1)原十一矿逆断层(F3):位于井田中部,南东起于22、23勘查线之间,向北西经北翼工业广场延出井田后即尖灭,长度大于2.7km。断层走向310°~320°,倾向220°~23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较缓,32°左右,下部较陡,55°~60°。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24、25勘查线落差较大,最大42m,向北西、南东延展变小至尖灭。断层延伸长度、落差及形变一般由浅至深逐步减弱变小。(2)牛庄逆断层(F1):位于井田中部,与其北侧的原十一矿逆断层大致平行,断层走向320°左右,倾向北东,倾角48°~75°,煤层中倾角30°左右。断层北东盘上升,南
6、西盘下降,在25、25′勘查线落差较大,最大为65m。延展长度大于2.1km,向南东穿过丁二采区、戊五采区消失于24勘查线东侧,向北西延出井田进入一矿。断层延展长度、落差及形变具有由浅至深增大增强的特点。该断层在西段25′-10孔有一分支断层(F1支),与牛庄逆断层呈锐角相交,向西过26勘查线尖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