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

ID:59215100

大小: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9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_第1页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_第2页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_第3页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_第4页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料小儿夏季腹泻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小儿夏季腹泻综述李蔚普  小儿腹泻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病症。据华北卫生机关一九五一年统计,在1307名死亡儿童中,有259名死于腹泻,约占全部死亡儿童的百分之二十,可见死亡率之大。  夏季因气温及其他种种关系,小儿患腹泻者更多,症状亦较为严重,往往因强度脱水引起中毒而死亡,故临床上对腹泻症殊不宜以常症忽之。兹综合有关材料作为复习及

2、参考。  临末症状  夏季小儿腹泻,大便多为液状或混有小块绿色或白色凝块;腹膨满、鼓肠或有腹痛,腹痛时呈不安状态;一般多呈急性病容、食欲不振、舌苔初白后黄糙或干燥;恶心呕吐,其吐物有时混有胆汁、便次频数、口渴、脉滑数;体温多昇腾至三十八度以上。  重症者以强度脱水而危及其一般状态为特征,大便暴注完穀不化,次数每日可达二十次以上,持续数日后次数始见减少,此时呈现严重的脱水及酸中毒症,如大渴、小便减少、皮肤弹性消失、粘膜干燥、前总低陷、大呼吸、紫绀、倦睡、昏迷、露睛或烦躁惊厥等,患儿体重锐减,每日可

3、减少三——五百公分。起病时不一定发高热,有时在晚期始见著明发热;即有传染病灶者,其体温升高,亦往往见于腹泻之后,故临床上决不能专恃发热高低来判断病的轻重或传染病灶的存在与否。  中医典籍中记载腹泻的历史甚早,素问有“岁火不及、寒乃大行、病鹜溏寒中、肠鸣泄注”、“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寒清于中,腹中鸣,注泄鹜溏。”“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等说法,说明腹泻与季节的关系。历代对儿科腹泻多有专章讨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吐泻,根据季节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原则,如所谓“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

4、温,为脏腑六分冷也;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凉,为三分热七分冷也。”;朱震亨“幼科全书”分泄泻为五类(即寒湿、热湿、风湿、湿伤元气下陷、食积。)而以“湿”统括之;鲁嗣学“婴童百问”亦分为五类,有霍乱吐泻及惊泻,而无风湿及下陷症;王肯堂“证治准绳”分为九类,有水泻、脏寒泻及疳癪釀泻等名称:朱,鲁、王等所举的腹泻有些是属于传染病之一分症,有些是属于慢性病之一分症,也有一些是属于消化不良或营养紊乱症,朱氏所指的热湿、风湿、和王氏所指的热泻水泻,则主要是指小儿夏季腹泻,其具体症状引证如下:  “热湿”:泄泻

5、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其证多泻于夏。  “风湿”:泄泻不住成黄水者,或渴或不渴,其证多泻于夏。  “热泻”:大便黄色如筒吊水,泻过即止,半日复然,心烦口渴,小便黄少,食乳必粗。  “水泻”:亦谓之洞泄。乃阴阳不顺,水穀不分,泻黄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无度,是夏秋之际昼则解衣取凉,夜则失盖感冷,或因乳母自热中来,乳有热气,遽以哺之,令儿脾胃不和,水穀交杂而下。  其他各家论小儿夏季腹泻,大抵不出以上范围,总起来说:中医对于小儿夏季腹泻的分类,主要还是根据“机能疗法”的原则出发的。如腹泻见脉微肢厥

6、的心脏衰弱症状时,则称为冷泻或湿伤元气下陷、脏寒泻等;如见昏迷露睛或惊厥等脱水、酸中毒症状时,则称为惊泻等:而能作完整的系统的说明的就比较少了。  病因  在没有讨论小儿夏季腹泻病因时,我们先要了解一般腹泻的病因。  据山口寿原分析640例下痢(按:广义的腹泻)的原因如下:  急性肠炎 44.6%  慢性肠炎    24.6%  肠癌      8.1%  恶性贫血    5.3%  义膜性结肠炎  5.0%  Basedow氏病 3.9%  神经性下痢   2.8%  肠结核     2.8%

7、  阿米巴赤痢   2.1%  脂肪耐容性低下 1.0%  朱颜同志在其所著“腹泻的认识和处理”一文内,按照腹泻原因归纳为十类:(1)传染性腹泻(包括全身性传染病如脓毒败血症、肺炎、伤寒、麻疹、流行性感冒、结核、肠寄生虫等)(2)饮食性腹泻(包括食物过敏性及某种维生素缺乏引起者)(3)消化不良的腹泻(4)中毒的腹泻(5)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腹泻(如爱迪生氏病、甲状腺中毒等)(6)慢性肾炎的腹泻(7)心机不全的腹泻(8)肝门静脉阻塞性腹泻(9)恶性瘤肿引起的腹泻(10)神经性的腹泻。  以上原因,可作

8、分析小儿夏季腹泻的参考;应该指出的是在以往细胞病理学的观点上,对小儿急性腹泻,多认为急性肠炎,而忽视了各种代谢激烈改变引起的营养紊乱的真实原因,只有在巴甫洛夫学说指导下,才纠正了这种缺点。苏联许多学者研究证实:消化过程机能失常之特征及细胞营养过程之紊乱,是由于中间代谢及调节机制之紊乱。对于此点,以后病理进展之过程多不与最初疾病之病因有关,而是在调节机能失常影响下所发展的。故以新的“消化营养紊乱”代替了旧的“胃炎”“胃肠炎”等名称。同时更说明了:消化、代谢紊乱过程沉重与否,是与中间代谢之安定与调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