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11990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0
《培训资料图像模糊拖尾的原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像模糊拖尾的原因(本文摘自<中国多媒体通信>杂志,并加以补充) -目前工程中,VGA信号远距离传输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所谓传输系统是指从计算机出口到显示部分入口之间的所有环节,包括分配器、矩阵、电缆及图像处理器等等,由于信号传输距离较远,传输系统的参数及周围电磁环境对信号质量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常见到的现象表现为:图像模糊、变暗,拖尾和重影,以及图像显示不稳定(如:跳动或黑屏等)等。 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四大类:一、由于传输系统的幅频特性及群延时特性造成的图像模糊、变暗、拖尾;二、由于设备产生自激或环境电磁干扰产生的
2、高频干扰;三、由于系统电源地线处理不当造成的低频干扰;四、由于设备或传输系统或接插件等阻抗不匹配而引起的重影反射及显示不稳定。本文对模糊拖尾现象做出原理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其他几种情况将在今后加以论述。造成模糊拖尾和变暗现象的原因从原理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幅频特性即带宽不够而引起的模糊和变暗;二是传输过程中的群延时特性造成的拖尾现象。幅频特性,简言之就是不同频率分量与幅度衰减之间的关系,以1024×768分辨率60HZ为例.带宽在90-120MHz之间,任何不做修饰的系统幅频特性都是低频衰减小而高频衰减大,视频信号带宽8MHz,只有RGB
3、信号的1/12,因此RGB信号在传输中衰减远大于视频信号。就矩阵切换器和分配器而言,本身均带有一定的提升和驱动能力,满足信号传输不是问题,但考虑到接插件的损耗,此部分的提升和驱动能力在传输系统设计和分析时不予考虑。目前造成模糊、变暗、拖尾现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传输的电缆上,因为传输中使用的电缆,就幅频特性而言,其衰减呈反对数型。(如图1-1中A曲线)dbf由于各频率分变量的衰减,所以造成图像变暗(亮度不够)和模糊,为改善该种情况,应使传输设备的特性曲线呈对数型,如图1-1中的B曲线。但在电路实践中不可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一般呈抛物线型如图1-1中的C曲线。合成的
4、结果呈如图1-1中的D曲线,可以看到D曲线接近水平,但在高频段仍比低频衰减大,这是不可避免的,当传输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接收端收到的信号高频段电平不能满足要求时,图像就会变暗、模糊不清。 群延时特性(GroupDelay)是指: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分布参数的存在,传输系统的特性参数不是纯阻的,而是由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上文讲的特性阻抗就是这个,模型如下: 输出特性阻抗ZOUT=R+ZL+ZC射频同轴电缆特性阻抗规定为75欧,当两个部件连接特性阻抗变化时,信号传输会发生波反射,不同的频率分量在同一介质传输时,到达的时间不同或有相位差,具体数学模型及分析这里不
5、作详细论述,各位可参考《电工原理》类书籍,就其产生的实际结果而言。这种群延时特性会造成信号波形的后延,即造成拖尾。如图2-1。在传输设备中,要解决群延时问题,就要对传输系统进行预加重,即预失真,如图2-2,合成后的波形将有明显改善,如图2-3。不同的电缆和不同的传输距离其幅频特性和群延时特性不同,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根据研究,传输系统幅频特性越好,其群延时特性也越好。即一般而言的线越粗衰减和拖尾就越小。 我们通常在电缆或接口质量不好时,极容易出现图像拖尾现象,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了-特性阻抗改变了。在无补偿情况下,60Hz1024×768分辨率的RGB
6、HV信号(100MHZ)理论上-3dB衰耗最佳,用SYV-75-3的电缆传输仅仅为20米,SYV-75-5-1的电缆也只能传输30多米。但在工程实践中多数认为-6dB带内损耗传输的图像可以接受,-9dB带内损耗传输的图像能够容忍,所以我们敢用-3电缆传输30多米,但群延时特性则无法改变,必然产生拖尾问题。 工程中使用的电缆规格型号不同,其直流阻抗、等效阻抗、分布电容、电感等参数不同,真正解决拖尾问题,必须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补偿,目前我们由于价格竞争原因,很多场合没有考虑这些,理论上讲,通过对电容、电感和电阻的调整可以解决,电缆本身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增
7、加设备实现,例如市场上有的长线驱动器(不是我们见过的双绞线传输器)。 思考题:1.传输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几类?2.线路阻抗都包括哪些3.造成图像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是什么?4.图像拖尾重影的原因是什么?5.线路衰耗多少能得到最佳的图像质量,想想我们现在实际看到图像是否达到最佳?6.如果要得到理想的图像质量,你所了解都有什么办法?7.上述对图像模糊\拖尾的解释,根据你所了解,是否正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