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

ID:59205034

大小:4.38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9-26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讲 抗原(第3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抗原(第3章,P20)[目的要求]1.掌握抗原的概念与特性。2.掌握抗原的特异性、表位。3.掌握抗原的种类。4.熟悉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5.熟悉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等概念、特点、举例、意义。一、概述1.抗原(antigen,Ag)的定义抗原——是指所有能够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抗原----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2.抗原的基本特性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的TCR、

2、BCR识别和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ActivatedBcellantibodyActivatedCTL(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3.半抗原(hapten)和载体(carrier)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机体抗体或活化的T/B细胞特异性结合如大多数蛋白质、各种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简单物质,如二硝基酚、某些药

3、物及代谢产物等半抗原(Hapten)小分子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载体carrier特异性(specificity)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结合所显示的专一性。在免疫原性上在免疫反应性上二、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学鉴定、诊断、预防、治疗等都是建立在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基础上。抗原表位----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1.抗原表位概念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determinant),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5~15个氨基酸、

4、或5~7个单糖、或5~7个核苷酸组成。抗原表位或决定基antigenantigenantigen表位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抗原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多价抗原2.抗原表位类型(1)根据表位中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特点:▽顺序表位----即线性表位▽构象表位COOH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NH31920212223242526272829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氨基酸构成。由不连续排列、但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特定构象的若干氨基酸组成。(2)根据T、B细胞所识别抗原表位的不同:▽T细胞

5、表位▽B细胞表位天然抗原(多价)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加工后与MHC分子结合为复合物、并表达于APC表面的线性表位,这些表位可存在于抗原的任何部位。B细胞识别或抗体结合的表位,大多为抗原分子表面的构象表位,少数为线性表位。无需APC加工和提呈即可被BCR直接识别或被抗体直接结合。3.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指不同抗原间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commonantigen);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交叉抗原。AB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对具有共同抗原表位的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AB②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

6、制,如链球菌引发的肾小球肾炎。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意义①免疫学诊断中应尽量避免发生交叉反应以及利用交叉反应。③免疫学预防。牛痘疫苗VACCINE天花病毒Bm细胞(一)异物性----是构成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抗原的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即指非已物质,可以是异种物质,也可以是同种异型物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自身成分,如眼晶体蛋白等。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化学属性: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二)抗原的理化与结构性质2.分子量大小:分子量在10KD以上;3.结构的复杂性;4.分子构象(comformation);5.易接近性(accessib

7、ility);6.物理状态:聚合体抗原>单体抗原,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三)宿主的特性机体对抗原的应答是受免疫应答基因(主要是MHC)控制的。2.年龄、性别、健康状态青壮年强于幼年和老年雌性比雄性动物抗体生成高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1.遗传因素(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适中途径:皮内>皮下>肌注>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耐受)次数:合适免疫佐剂弗氏佐剂:IgG明矾佐剂:IgE四、抗原的分类(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