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十中张秀红.ppt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

ID:59178815

大小:1.3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22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_第1页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_第2页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_第3页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_第4页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十中张秀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十中张秀红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解读必修1(第1-3章)36课时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为全体高一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保证。必修化学模块具有衔接和基础性的双重功能。 必修化学功能决定了课程内容面广而不深挖。课程设计取向是多元的。一、教学深广度的把握(知识螺旋上升,避免一竿子插到底)二、初高中、必修选修衔接问题三、在活动中建构概念、观念及方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作用、知识的情景化及学以致用等)四、习题的功能(兼具教学功能)五、整合教学(从单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实验整合;从单一教学方式到多样化教学方式;从单一使用教学素材到发挥多重教

2、育教学功能等)六、实验探究教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分散编排集中编排钠氯铁碳氮硫(第三章)镁、溴、碘铝硅(第四章)铜方法平台理论平台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章)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两个角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第二章)必修化学1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案例:金属钠和氯气第一章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和探索空间化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定量研究——化学计量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化学研究的其他方法(假说、模型)物质的量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三节化学中常用

3、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1课时1.利用“交流·研讨”(P2)及设计驱动性问题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已有认识及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2.利用“资料在线”(P4)中的素材及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利用“交流·研讨”(P6),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及“化学与生活”的角度关注化学。4.通过《致同学们》一文,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及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栏目的意图。《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3

4、.了解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高中阶段化学模块的开设和模块所包含的内容。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开展好交流研讨活动,吸引学生关注,引领学生进入化学科学用好教材栏目,优化课堂结构“教材”象“学材”活动性栏目功能:“联想·质疑”——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观察·思考”——演示实验,引导观察“活动·探究”——学生实验,揭示奥秘“交流·研讨”——各抒己见,交流信息“迁移·应用”——课堂练习,学以致用“概括·整合”——课后小结,形成网络学习过程栏目方法指导性栏目拓展视野栏目提高性栏目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材主线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5、搭建方法平台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观察实验比较分类Na的物理性质及与水的反应Na与氧气的反应Na与铁性质的比较氯气性质的预测氯气性质的探究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3课时《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一些基本方法(如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及它们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和基本程序研究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3.了解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和储存方法,理解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氧气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了解过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理解过氧化钠的

6、主要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5.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和用途,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铁、钠、氢气、碱溶液(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6.了解次氯酸的漂白性及弱酸性(比碳酸弱)。7.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及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利用“交流·研讨”(P9),让学生回忆并整理学习化学的相关经验,建议将该活动栏目内容作为第一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之一。2.在“观察·思考”(P9)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对现象的分析尤为重要,

7、让学生初步体验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实现以具体物质为载体的方法教育价值。3.在“活动·探究”(P11)的教学中应首先规范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中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后现象分析及解释),其次是体验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边讲边实验的探究活动。4.利用“交流·研讨”(P12)来引导学生整合对钠的性质认识,并体验分类、比较在物质性质研究过程中应用。引导学生比较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5.教师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