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

ID:59154625

大小:80.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1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_第1页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_第2页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_第3页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_第4页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                          张朝林                       (福建晟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某在建工程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产生不均匀上浮,最大上浮量达到243mm,导致地下室柱梁板结构损伤。通过对受损结构检测,分析上浮原因及结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永久性抗浮处理和结构加固处理,成功地解决了工程上浮事故问题。    关键词:上浮;损伤;裂缝;加固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8989m2,平面上呈“L”形,从北至南依次由附楼(5 层)及主楼(15 层

2、)组成,有一层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3996m2,主楼南面部位为纯地下室,建筑面积1264.9m2,地下室一层高4.0m,详见图1。                 本工程地下室主楼部分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基础板底厚700mm,纯地下室部分为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基础板厚300mm,未设计抗浮桩,采用底板及顶板覆土及结构砼自重抗浮。本工程于2010 年3 月9 日开工,2011年5 月10 日主体封顶,2012 年10 月28 日后浇带浇筑完毕后,准备回填土时,由于地下室排水不及时,外加下雨,地表水的入侵,地下水位升高,产生浮力,浮力大于砼自重,纯地下室部分局部上浮,部分

3、梁、柱及现浇板产生裂缝。    该工程建设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透水性强、层厚1.3~1.7m;②层粉质粘土,透水性一般,层厚2.6m;③层含泥卵石,透水性好,层厚4.7m;④层粉质粘土,地下水的稳定水位1.8~3.1m,水位变化幅度约1.3m。    经现场检查发现,纯地下室中部拱起后有裂缝的柱数量较多,所有柱裂缝形式基本相同,有2 根柱角柱头混凝土局部压碎,均为基础梁与柱交叉部位上方150mm左右,水平裂透,裂缝宽度0.50~1.10mm 之间,现场检测共发现8 根柱有裂缝,典型柱裂缝示意图见图2。基础梁出现裂缝也是中间部位,竖向裂透,裂缝宽度0.

4、82~2.20mm 之间,典型梁裂缝示意图见图3。南面剪力墙中间跨多处开裂,并存在渗水现象。裂缝宽度0.15~0.55mm,长度880~2300mm 之间,东面剪力墙中部基础板底出现渗水现象,剪力墙裂缝示意图见图4。地下室顶板多处开裂,也是集中在中部,并存在渗水现象。裂缝宽度0.03~0.12mm,长度560~3150mm。 2 ·地下室上浮及裂缝成因分析    2.1原工程抗浮设计    本工程原设计采用“配重抗浮”的方法进行抗浮设计,即采用结构自重及基础部位和顶板上部的覆土来抵抗地下水浮力,没有考虑锚杆抗浮或抗拔桩进行抗浮设计。    2.2地下室上浮的主要原因

5、    在地下室施工时有基坑支护、井点降水等措施,基坑内基本无水。主体结构封顶,砖墙砌筑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地下室有两条后浇带,第一条后浇带分布在主楼和附楼交界处,第二条后浇带设在主楼和纯地下室交界处,两条后浇带两侧均设有降水井,后浇带浇筑完后继续降水。事故发生时,由于连日的大雨,地面排水系统不畅,正处于冬季,正常应该为干燥少雨季节,现场抽水也不是很到位,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且事故发生时地下室底板未回填和顶板未覆土,主楼北面地下室由于结构砼自重大,处稳定状态,南面纯地下室部分设计为覆土抗浮,致使纯地下室部分的水浮力超过结构实际自重,产生向上浮力,使混凝土构件受损

6、出现不同程度裂缝。设计时对地下水位高度控制未提出对纯地下室部位的施工控制要求,也是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阶段上浮的主要原因。    2.3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纯地下室部分地下停车库中间向上的浮力,使基础梁中部表面受弯、梁底受压产生相对较大的剪应力,相邻基础梁端部也产生跨递减的剪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剪切裂缝。由于中间柱产生弯剪变形,使顶板中部与梁交接部位应力相对集中,使中部顶板产生裂缝。顶板设计厚度为180mm,梁高800~1000mm,基础高1000mm,柱截面尺寸为550mm×550mm,梁刚度明显大于柱刚度,纯地下室部分地下停车库中间的上浮

7、作用会对柱底部和顶端产生水平推力,在柱底部和梁端产生剪切裂缝。由于地下室周边回填土对剪力墙和周边主楼,附楼对地下室起到了约束作用,导致地下室上浮状态中间大,四周小。    3 ·施工抗浮降水卸压处理技术措施    ⑴设置沉降观测点30 个,观测时间在抽(降)水期间日测2 次,结构回落近于稳定后每月二次。    ⑵在室内地下室底板中部设2 个直径φ53mm 圆孔自溢(泄)水,并在孔周砌蓄水池,供抽水外排。    ⑶在大楼建筑室外周边新增6 个抽水井,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深度挖至地下室底板下500mm,进行抽水降水。    经过上述措施的初步处理,地下室底板和顶板中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