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

ID:59145740

大小:12.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_第1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_第2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学生在学完“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等知识后,大多数的学生对“生物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产生了兴趣,可以说之前的知识可为本部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同时本节内容又为后面学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②理解并识记流动

2、镶嵌模型的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②学习经典研究的科学方法,即“现象—问题—假说—设计实验检验假说—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  (3)情感目标:  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生物膜的的探究历程。②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难点:①生物膜的的探究历程及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②应用“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思考有关生物学现象。 

3、 确立依据:本部分知识的学习,应用了科学的实验设计程序,内容涉及到微观领域,比较抽象。在应用生物学原理来思考问题等方面,学生还需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突破方法:利用教具的直观性,通过关键问题的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第1节跨膜运输的实例等基础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等生物学素养,本课以“自主

4、探究法”为设计理念,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通过课堂论坛的积极讨论,通过对生物膜模型的建构,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课将带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和科学家一起进行探索生物膜的结构。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由已

5、知引入未知,进行合理假设。建立一种由已知领域出发,自然引入到未知领域的导课模式,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二)传授新知1、科学家探究的历程:(1)介绍欧文顿的试验和推论。19世纪末,欧文顿进行上万次的实验,限于当时的条件,对膜的研究只能从生理功能入手。他提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①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②化学上有相似相溶原理。)  (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的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  (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结构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得到结论脂双层的由来。为什么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磷酸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4)既然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是双层的。那么,蛋白质位于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

7、(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以及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后,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结构。否则细胞膜的一些复杂功能的现象将无法解释,比如,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胞吞胞吐现象等。  (5)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重点介绍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并讨论技术的进步在细胞膜研究中的作用,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8、(6)对于生物膜的研究,科学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流动镶嵌模型  教师呈现生物膜镶嵌模型教具,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双分子层。③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④具一定的流动性。3、课堂小结①列出是有关“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