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ID:5911038

大小:1.02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7-11-13

第三章   综合指标_第1页
第三章   综合指标_第2页
第三章   综合指标_第3页
第三章   综合指标_第4页
第三章   综合指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综合指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概念: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的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表现形式是绝对数,也可表现为绝对差数。第一节总量指标(绝对指标)例如: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30510亿元,财政支出33510亿元,财政赤字3000亿元。作用:总量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 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 物的基本数据。总量指标是进行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依据之一。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

2、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说明总体的单位数数量。标志总量——说明总体中某个标志值总和的量。二、总量指标的分类例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可连续计数,与时间长短有关,是累计结果)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况。(间断计数,与时间间隔无关,不能累计)计算原则:3.计量单位必须一致。2.明确的统计含义。1.现象的同类性。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1)

3、实物单位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b.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c.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d.复合单位:吨公里、公斤米、千瓦小时……对有些性质相同但规格或含量不同的产品总量的计算,要按折合标准实物量的方法计算。例如,能源统计以标准燃料每千克发热量7000Kcal为标准单位。(2)价值单位(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有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之分。价值单位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产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于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生产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总水平。(3)劳动单位

4、工时——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台时——设备台数和开动时数的乘积。例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不同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劳动量指标只限于企业内部使用。第二节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增长率为16.1%,出口总额增长率为25.7%。例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企业8月份劳动生产率(万元)7月份劳动生产率(万元)8月比7月发展速度(%)甲21.94103.09+600元乙0.560.52107.69+400元从上表中看来,好象甲厂比乙厂劳动生产率高(∵600>4

5、00);而将其换算成相对指标,实际发展速度是乙厂大于甲厂。由此可看出相对指标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例-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千克/人系数或倍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成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百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千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分以下几种:有名数(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1.计算公式(1)根据绝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设某

6、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2)根据平均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某化肥厂某年每吨化肥计划成本为200元,实际成本为180元,则: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180-200=-20(元)计算结果表明该厂化肥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了10%,平均每吨化肥节约生产费用20元。例(3)根据相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20元/吨,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比计划多完成1.71%;例本题也可换算成绝对数计算:∴计划-6

7、%~394.8元/吨[(1-6%)×420]实际–7.6%~388.08元/吨[(1-7.6%)×420]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劳动生产率超额4.5%完成计划任务。例以五年计划来说明这个问题。2.长期计划的检查(1)水平法计算公式为:某产品计划规定第五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五年产量63万吨,则:那么,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计划?例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合计第四年3.53.543.843.84(4(555449.6第五年4445555)6)666

8、763第四年9月~第五年8月产量合计57万吨第四年8月~第五年7月产量合计55万吨现假定第四年、第五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单位:万吨)正好生产56万吨的时间应是第四年八月第X天到第五年八月第(31-X)天。图示如下:∴X=15.5(天)即提前四个月又15天半完成五年计划。51(31-x)56(31-x)xx第四年9月~第五年7月第四年8月第五年8月(2)累计法计算公式为:某五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2200亿元,五年内实际累计计划完成2240亿元,则:假定计划提前完成,如果2001--2005年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