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07281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8
《加强统计建设,科学管理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届中国著名山岳风景名胜区信息年会交流材料加强统计建设,科学管理景区—一中山陵园管理局统计信息管理工作介绍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市城区东隅的紫金山,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一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区内山水相依、群山环抱,绿荫相映、人文美氧林海茫茫,文化历史底蕴浑厚,生态环境优美。是南京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然不可多得的绿色瑰宝、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景区已形成中山陵、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灵谷寺、白马、头陀岭五个景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百多处,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0多万人次,
2、旅游总收入3亿元,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宝地、娱乐园地和国际旅游胜地。为实现科学管理,景区目前已经建立了3S信息管理系统,主体是森林景观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含中山陵森林景观资源区划系统、中山陵森林多资源综合监测系统、中山陵珍稀树种和古树名木定位监测系统和中山陵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分类和区划、各类子系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有效监测。科学先进的手段,有力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基础管理工作中,今年我们加强了景区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和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景区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制定与实施景区统计管理指标体系的
3、目的、意义中山陵园风景区作为国家一流、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应具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景区形象。今年管理局提出了全面建设文明风景名胜区的新目标,这充分体现了管理者们对科学发展观深广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也是景区经济建设与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的内涵和标准,并用量化指标衡量和评价景区经济与事业发展的水平,需要我们从统讨一工作角度来描绘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这幅图画就是“生态建设良好、环境保护优美、经济稳定增长、职工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对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的指标
4、体系和管理方法进行设计,使指标能科学、系统。全面的反映景区事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管理监测旨在定量分析景区经济发展与事业进步的状况,充实和完善景区光信息系统,问时起到促进景区经济。事业协调同步的作用,为景区管理者宏观决策提·供斗学依据、参考和服务。通过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使用,必将促使景区各部门对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促进景区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根据国家风景名胜区“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结合我局工作综合职能的要求,在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结合景区管理
5、工作的基础,和“十五”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及发展潜力,在景区历年编制的报表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修订和完善,制定了既反映景区特征的统计指标,又要有体现景区实现全面建设文明景区进程的指标,兼顾景区经济指标与社会事业指标,客观的反映景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届中国著名山岳风景名胜区信息年会交流材料全面建设文明风景名胜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景区经济发展、资源管理,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文明景区内涵丰富,其考核指标涵盖面比较广泛,而建立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又是整个管理监测工作的核心。根据当前科学发展
6、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管理监测指标的重点应紧紧围绕景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三个。目标的实现程度,如实反映中山陵园风景区经济与事业全面发展的状况。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能够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景区经济与事业发展水平的现状及态势,且指标设计要有较好的可靠性、独特性、代表性和统计性。二是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既能反映现实的结果状态,也能反映景区经济事业发展活动的过程,结果状态是检验景区经济事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既指标尽可能简化,统计报表数据利用信息网报送,减少传递流程的时间;确保数据的可信度。三、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监测指标
7、体系的构成要素根据全面建设文明景区,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我们将景区统计管理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确定为五大类,即经济发展类、文化建设类、职工生活质量类、生态环保类、事业进步类。景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为:第一层:总目标,即全面建设文明景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体现目标体系的全局性,是整个目标体系的高度概括,为最高层次;第二层:是总目标的分解,具体化分为5大类要素,即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文化建设、生态环保、职工生活质量;第三层:是支撑总目标体系,并为其服务的基础层,由18个二级指标和50多个三级指标构成。这些指标中包括了反映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