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

ID:59054590

大小:116.2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14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_第1页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_第2页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_第3页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_第4页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重要穴位配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重要穴位穴性与配穴一、配穴原则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若辨证已经明确,治法已经制定,配穴处方极为关键。所谓配穴,首先要掌握阴阳经脉和其穴的特性,与其他相关穴位的特性,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则相互配合,使之达到较高的疗效。犹如中医方剂配伍中的君成、臣、左、使。针灸配方也有主、客、助、役之说。如果不掌握一定的配方原则,合理的配穴,有时会贻误病机。《针灸精义》中说:“不知穴之配合,犹如巅马乱跑,不但不能治病,且有使病机变生他种危险之状态。”如果配穴恰当,取穴准确,疗效也会提高。如配穴无章,取穴不准,效果也差,甚至产生副作用。因此,掌握配穴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就

2、必须学习古今有关中医针灸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我们在诊治病人时应强调整体观念,要注意审证求因,全面考虑,标本兼顾,辩证论治,切忌头痛针头,脚痛针脚。例如:对于头疼患者,即应详细辨证引起头疼的原因,或外感而致,或因内伤而致;对于思虑过度、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失眠少寐而致头疼者,就应当调补心脾,宁心按安神,使患者睡眠安好,则头疼不治而愈。再者取穴配穴,尚应注意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之说,其原理也是以经络循行或“是动,所生病”为依据。局部取穴即病变周围选择;远端取穴,既“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只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等

3、,这是针灸治疗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左右交叉,患侧,健侧相助等,则为针灸临床所独有。例如:治疗神经性头疼,可取足部的至阴窍阴、太冲、公孙等穴。治疗脱肛、痔漏则可取头部的百会,颈后部的风府等穴,均可获奇效。如《标幽赋》所说:“交经髎刺,左有病而右畔取”,对于治疗半身不遂确有独到这处。其他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前后左右、内外表里、相互配合等原则,也都是临床经常使用的原则。对于特殊病有一些特殊的配穴处方,如癫痫的配穴为:人中、合谷与太冲,中脘、内关、三里通,针后还是不苏醒,阴交、涌泉和劳宫。常用的原则大致归纳为:(1)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

4、原则所谓整体,是对于机体统一的认识。配穴时,他首先考虑到对于脏腑气血整体机能的调节。所谓局部,也并非单指病灶周围或“以痛为腧”,而是指与脏腑病位相应的局部穴位。例如胃痛可取三脘;非补给换肺部疾患如咳嗽可取天突、膻中;心痛可取巨阙、膻中等穴。然而在配穴时则作眼于整体,重视局部,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例如经验方老十针(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方中气海偏重与调补先天、足三里偏总重于调补后天气分,内关重在于调补血分,着眼于先天,后天、气血等整体机能的调补,而局部则以三脘调胃,配合天枢调理胃肠,充分体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全面加以调理的原则。1.侧重于调整脏

5、腑气血功能的原则这一点实际上是对于整体机能的调节的深化,也就是在配穴时必须抓住杼盾的主要方面,而不被表面现象或局部病象所纠缠。不管什么症阴阳失衡,则是病理的实质,阳盛则阴病,阴病则阳病,而针灸治疗的效应就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使之从失衡达到平衡。而人体阴阳的平衡的维持,是以脏腑气血功能来实现。调整脏腑之中,又以五脏为中心。例如,对于五脏俞加隔俞方的配穴,充分体现《灵枢.本脏篇》所论述的“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也”的治则原旨,并将《内经》理论付诸于针灸配穴的实践。调理气血又以调气为主,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从针灸的治疗效应

6、来看,又主要治气调气。例如治疗风邪侵袭经络时,应该“治风先治气,气行风自熄”。在手足十二针方中,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均为阳经穴,功在调气,治气;而三阴交,内关为阴经穴,功在里血、治血;它不但体现了调气为主的观点,也反应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配,协;..凋阴阳的原则。这一原则应在配方时加以体现,在制定总体治疗原则时也应执行。例如治疗截瘫的十一个法则,系一督脉为主,配合五脏俞加隔俞以及膀胱经穴,均以治阳经为主;对于第五组方治任脉法,即为因阴经穴,治阴以配阳;第6、7、8组方是脾胃、肝胆、足三里与胃经、表里,阴阳相配。因此,从选穴配方到制定总体

7、治疗方案,均说明我们要对于脏腑气血功能的调整极大重视。2.以循经为主,证因标本相结合的原则人之为病多以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为主,结合经络的“是动”与“所生病”证我们在配穴上还是应该以尊重传统的循经配穴为主的原则。但决不局限为一条经的穴位,而是扩大到以治疗经络的病理实质为主,联系相关的各条经脉,并以审证求因、标本先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循经取穴的原则。例如治疗中风十三治的“纠偏方”,是治疗偏瘫患侧的配方,在人体的上部有百会、风府、风池。中部有肩盂、曲池、合谷;下部有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太冲等,涉及督脉、胆经、肺经、阳明经、膀胱经和肝经共计六条经脉

8、。虽然选穴不多,而几乎占用人体十四条经脉中的半数;同时上、中、下三部全面照应,井井有条,比较系统。概括地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