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

ID:59041186

大小:1.5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0-29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_第1页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_第2页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_第3页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_第4页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无名作家作品合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涉江采芙蓉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歌鉴赏品味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

2、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

3、意境上有什么作用?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

4、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另一方面又为下文的发展作伏笔,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

5、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本诗采取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白描手法。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1、通过朗读,直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3、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短歌行曹操曹操(155---

6、220)沛国谯郡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廷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短歌行》创作背景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补充

7、: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运用典故: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