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036746
大小:30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0-29
《儿科技术操作常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学临床技术操作常规目录儿科体格检查—身材的增长测量……………………………1儿科体格检查—体重测量……………………………………1儿科体格检查—头围测量…………………………….………1儿科体格检查—胸围测量…………………………….………2儿科体格检查—上臂围测量………………………….………2儿科体格检查—皮下脂肪测量……………………….………2儿科体格检查—身体比例与匀称性………………….………2儿科体格检查—骨骼……………………………….………2儿科体格检查—牙齿……………………………….………3儿科体格检查—儿科血压测定方法………………….………3儿科体
2、格检查—儿童心脏查体………………………….……4儿科体格检查—儿童肺部查体………………………….……4儿科体格检查—儿科腹部查体………………………….……4儿科常见异常心音听诊培训…………………………………4儿科常见肺部罗音听诊培训…………………………………5儿科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培训………………………………5新生儿气管插管……………………………………………6新生儿窒息复苏……………………………………………7新生儿腰穿刺术……………………………………………8骨髓胫骨穿刺法……………………………………………9一、身材的增长测量(一)不同年龄身高(长)测量1、定
3、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测量,称为身长。立位时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公分。2、测量方法:(1)新生儿:仰卧于测量床上,头置量尺0刻度侧,下肢伸直,将卡尺置于新生儿足底,读刻尺数为该新生儿身长。(2)婴幼儿:仰卧位测量身长。(3)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呈自然站立姿态背对带有量尺的墙壁,头枕部、臀部、足跟与墙壁拉触。目视前方,手自然下垂,读量尺数值。3、正常儿童身高估计公式:年龄:12个月:身高75cm2-12岁:年龄(岁)×7+75cm(二)坐高(顶臀长)1、定义: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
4、下儿童仰卧位测量值称为顶臀长。2、测量方法:小儿坐在床上,测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意义: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三)指距1、定义: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2、测量方法:垂直站立,双手向两侧伸展,测量双食指尖之间的长度3、意义: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二、体重测量1、定义: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2、测量方法:(1)磅秤法:将新生儿置于磅秤之上,测量其重量。如穿衣物时,可秤衣物重量,总重量减去衣物重量等于新生儿体重。(2)坐秤法:6~7个月以后的小儿如果能坐,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3)站立测量法:1岁以后小儿如果能站,令其站
5、于体重计上,在其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的重量即是。3、正常儿童体重估计公式:12个月:10kg1-12岁:年龄(岁)×2+8kg三、头围测量1、定义: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发育有关。婴幼儿期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重要。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一侧眉弓,绕枕骨突隆一周,测量其长度。3、正常值:出生时头围平均33-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4、意义:头围<X-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的可能,<X-3SD以上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四、胸围测量1、定
6、义: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小儿平脐胸骨处,绕胸一周,测量其长度。3、正常值:出生时胸围32cm,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到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五、上臂围的增长1、定义: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左侧肱骨上2/3处,绕上臂一周,测量长度。3、正常值:>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4、意义: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1~2cm。因此,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高的场合,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
7、小儿的营养状况。六、皮下脂肪1、定义:通过测量皮脂肪厚度反映皮下脂肪。2、测量方法:(1)腹部皮下脂肪;1)部位:右侧乳线上平脐部的皮下脂肪;2)方法:检查者以拇指、食指在小儿皮肤相距3cm捏起皮肤及皮下脂肪,用卡尺读取其测量值。(2)背部皮下脂肪:在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边,皮折自下侧至上中方向,与脊柱约成45度角。3、意义:评价营养不良程度。七、身体比例与匀称性(一)头与身长比例(二)体型匀称(三)身材匀称(四)指距与身高八、骨骼(一)头颅骨:前囟1、定义:由两额骨与两顶骨形成的菱形。2、测量方法: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写成1.5×1.5cm
8、3、正常值:出生时约为1~2cm,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